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项是GDP。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为7.8%,而二季度增速为7.6%,滑落到十三个季度以来的新低点。面对几年来的一个增长新低点,无论是投资思路还是政策的变化都需要推陈而出新。
一. 经济是否触底。
从已经公布的分项数据来看,经济已经具备了较大的触底可能性,理由在于
以下几点:
1. 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回升:上半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
生产与供应)投资21762亿元,同比增长4.4%,一季度为同比下降2.1%。上半年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但基础设施建设增速环比显著回升。地产投资增速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影响,但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仍有较好的表现,这说明除地产之外,其它基础设施的需求有所回升,是经济回稳的一个重要信号。
2.消费品总额环比增长:从数据来看,六月份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实现了难能可贵的环比增长1.08%。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是建立在通胀压力回落之下的增长。
3农业丰收:本季度经济数据最大的亮点来自于农业。全国夏粮总产量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而且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1.8万公顷。粮食的丰收对抑制粮价上涨和控制通胀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 从数据看投资标的。
上半年GDP数值比较低是符合大家预期的,但是行业分项数据中也有一些
亮点值得挖掘。从行业分享数据来看,6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纺织业增长9.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5%,汽车制造业增长12.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
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纺织和化学原料两大行业。前期,国际棉花价格上涨大幅侵蚀了纺织行业的利润,如今棉花价格已经从高位大幅回落,再加上行业本身的整合以及品牌优势的突出,纺织行业已经逐步开始摆脱颓势。化学原料加工行业也是如此。这两个周期性特点比较明显的行业很可能率先迎来真正的拐点,往后可以继续留意并寻找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