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校长之孝为何被人取笑?
宋公明
网上的事,就如山洪雪崩,大多来得快去得也快。然而关于周校长跪母痛哭的事,都过去好几天了,似乎还在发酵,仍然有人在为周校长打圆场唱赞歌。有个相声,说要解释大马是怎么掉进茶碗里淹死的,结果是越描越黑越搅越臭。既然如此,在下也来说上几句凑个热闹。
第一, 如何对长辈尽孝,确实是个人私事,别人管不着。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说法律也不涉及个人私事的领域。有人硬要用立法来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什么人权自由又全丢到瓜哇国去了,不过是脑子进水的蠢货说的昏话,只能当它是放屁。什么是孝,也没有标准,各人有各人的情况,不可能也没必要强求一致,更无法用法律加以界定。有人硬要规定不孝就不能上大学,也是愚不可及之创举。既然是个人私事,那么就应当在私下里去做,而没有必要公开表演。俗话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在家里关起门来和子女嬉戏,对老娘撒娇,与配偶调情,无论怎样丑态百出,别人是管不着的。但是你非要把私下的事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还要在网上加以公开炫耀,那就怪不得人家说三道四了。网上什么人没有?口无遮栏,百无禁忌,损话酸话,嬉笑怒骂,无所不用其极。既然你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得出来,又敢于在网上公开,那么就应该具有让人评说的气量,尽自的孝,让别人说去吧!笑骂由他笑骂,我自好自为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又何必着人辩解,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呢?
第二, 下跪和痛哭就代表孝心吗?那也要看各人,有的人用握手和鞠躬就不可以吗?有的人内向,可能什么表示也没有,但是和父母心有灵犀,也许感情更加深厚。外在的表现形式不能没有,但也不能过分,做秀做的太多,也就无人肯信了。如果要看下跪和痛哭,那火葬场和墓地多的是,呼天抢地,痛不欲生,岂不更加感人?然而没看到有谁将这些动人场景发到网上加以炫耀。现在出现或恢复了代人哭坟的行当,谁知道那呼天抢地痛哭流涕的人是谁呢?所以真要尽孝,还是来点实在的,少搞点形式主义花架子为好。例如现在网络视频和可视电话已经很普及了,虽远隔万里,也可以天天见面通话,传个视频音频就更不在话下了。如果真的思念老母,替她买一套可视通话设备,也化不了几个钱,不就可以天天向她请安了吗?
第三, 所谓楷模,要能起引领作用,要能人所不能。如果是重复别人昨天的故事,或是别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就起不到表率作用了。例如哭坟,都可以雇人代理了,又有何值得称道的呢?跪母痛哭,何人不会?比你更悲更惨的多的是,又有何值得炫耀的呢?相反,在公开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人都要注意行为举止,以免失态,更不能感情失控,否则就要出丑闹笑话。堂堂大学校长,当然更要注意仪表风度,要有绅士派头,要有“汉官威仪”,要摆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范儿。然而平常人都能做到不失态不失控的场合,身份如此显赫的大学校长却感情失控了,岂不是太丢份子太没范儿了?这能怪别人耻笑和非议吗?如果是做秀,那做的也太没水准了。如果是有人故意发到网上加以炫耀周校长的孝道,在引起议论时又推波助澜,那又居心何在呢?
201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