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资本就是企业的创新资本


《企业知识资本论》——新书连载

第五编 企业知识资本

第十四章 企业知识资本的内涵

第一节 企业知识资本内涵辨析

第二节 企业知识资本就是企业的创新资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资本投资和知识资本运作。据有关资料报道,美、英、法等14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不是来源于传统资本投入的增加,主要是依靠知识资本的贡献。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在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到60~80%。创新可以提高投资收益,投资能够使创新更有价值,创新也能使投资更有价值,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是能够长期持续地提高经济增长率的途径。

从创新的四个基本架构来说,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投入。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等知识活动都要靠“资本”的投入来维系。创新的基础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乃至失败后的推倒重来,再试验、再研究,创新才有可能实现。试验和研究的进程都需要“资本”的推动,只有足够的“资本”推动才能“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创新的关键是利用新获得的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企业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转化”更需要大量“资本”的激励和推动。创新目的的实现,即创新商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同样也需要靠“资本”的投入。

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资本”投入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R&D/GDP一直徘徊在0.6%~0.7%左右,2004年上升为1.23%,2005年是1.3%。相对而言,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力军,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004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3.8%。其中,成立于1988年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宽大的厂房,而是拥有一系列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2004年底,华为累计提交专利申请近6000件,其中1500多件获得了授权。据国家专利总局统计:华为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其中85%属于发明专利,专利申请连年高于100%增长,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三年内获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TELLIN智能网荣获一等奖,光网络与GSM系统分获3项二等奖。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创新资本的巨额投入。目前,华为在全球约30000名员工中,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在职的研发队伍人数超过13000人:1万余人在专门进行产品开发,1000多人则在专攻专利技术,200多人专门负责提交可参与有关国际新标准制订的专利方案。从2001年起,华为投入研发的经费都不低于销售额的10%,年均超过30亿元。

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这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既不是用来购置机器设备,也不是用来建构厂房厂区;既非用来购买原料物品,也非用于支付一般劳动报酬,而是用之“购买”知识,用来“购买”创意,“购买”发现、发明,“购买”研究成果以及一切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凡是用来推动创新的资本,就是我们说的知识资本。

从广义上说,只要是能够成为创新基础的知识,都有可能转化成为知识资本。然而,从创新的实质来看,只有那些能够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知识资本。

知识在创新的第一基本架构中,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确立了创新的客体和创新的思路。知识在创新的第二基本架构中,推动着创新主体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主动把握事物的规律,进而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发明,有新的创造。知识在创新的第三基本架构中,在传统资本的推动下,实现着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的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在创新的第四架构中,通过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为企业带来超量的剩余价值,带来丰厚的利润,完成知识资本在社会的流转过程。

知识资本和传统资本都具有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基本属性,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基础。知识资本和传统资本同样都具有“投入-产出”的过程,同样具有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及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不断实现资本扩张的增值性。

 知识资本的特征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充分彰显。

第一,知识资本增值的幅度大。传统资本的增值幅度相对是比较固定的,一般围绕本行业平均资本利润率,上下略有小幅波动;知识资本的增幅波动要远远大于传统资本的增幅。当知识资本的增值效应达到一定临界点后,其增值量将大大超过传统资本的增值量。这是因为,知识资本的增值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管理、创新的营销、创新的技术以及创新的产品等,对企业利润的提升幅度出非常大的,特别是企业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后,对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营销额和提升增值幅度将是出人意料的,传统资本是无法比拟的。

第二,知识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可以实现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而传统资本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减”趋势。“边际收益递减”是当技术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传统资本可以提高企业收益,但当传统资本增加到一定限度时,企业收益将难以相应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企业收益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造成收益减少。超过限度后,传统资本增加的越多,企业收益则减少的越多,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边际收益递增”是知识资本增加的越多,企业收益也增加越多,呈现递增的趋势。这是因为,知识资本是促使企业创新的资本。宇宙是没有穷尽的,因此,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没有尽头的,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的创新活动,也就永无止境。企业的知识资本投入越多,企业知识资本存量越大,企业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必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新颖,企业的创新活动将越来越有成效,企业创造的效益将会逐步递增。

第三,知识资本具有“不可磨损”性,在使用过程中其总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多。知识资本一旦形成,所有者可以终身受益,具有“不可磨损”性。这是因为,知识资本是通过创新实现价值增值的。从创新的第一架构即创新的基础来看,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和知识的感悟,不会因为“使用”而减量,相反,知识将会与日俱增,越用越灵。从创新的第二架构即创新的实质来看,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会因“使用”而倒退,相反,通过创新实践,会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加强对事物的认识,加固对事物的感悟,会促进创新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宽的领域里展开,使企业知识资本的存量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