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当社交网站这个新鲜事物面世时,网名们抢车位、偷菜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可谓是盛况空前,一时间内,国内社交网站如雨后初笋般冒出。继人人网、开心网的兴起之后,博客、微博也迅速崛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正在到来。
三年前,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腾讯、网易、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也先后加入了这一全新的阵地,打造新的营销平台。而新浪网凭借先发制人所奠定的庞大用户群,发展迅猛,迄今注册用户已经达到3.68亿人,超过30万认证用户。据新浪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披露,其微博平均每日活跃用户增长了21%,达到3650万,贡献了10%的营业收入,达到千万美元的规模。一时间,微博成了“地球的脉搏”。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微博营销的阵列,在新浪微博上一有13万多家企业与机构账户。微博已经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
到了2012年,这场以微博为平台的竞争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各家奇招频出,在各大主流媒体及线下广告发布中比拼实力,让广告主眼花缭乱。然而,与海外的Twitter和Facebook相比,国内的微博仍然存在着社交与商业化这两大短板。前者用了五年都没有实现微博的真正商业化,那么后者又需要多久呢?纵观国内社交网站,大部分都是通过植入式的广告这种单一的模式来老获取收入,盈利模式不清也使得社交网站饱受质疑。
单仁网络营销课程注意到就在大家集中关注微博如何商业化、广告主紧盯着这块营销重地不放的时候,很多人都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把社交媒体营销等同于微博营销。其实微博营销,已经逐渐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越来越多僵尸粉肆虐和用户对于微博过度的热情逐渐退烧,如何更好地商业化?放眼互联网,拥有良好用户基础、又有可能在商业化上有新突破的社交媒体,除了微博,应该还包括有校内网、百度贴吧、开心网等。虽然目前新浪微博正在加快商业化步伐,但外界都认为其操之过急。而历时最久、热度仍然不减的贴吧,其商业化运作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不失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谈到贴吧不得不提诞生于2009年魔兽世界的第一神贴”-“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其类似版本我们至今还时有耳闻,该帖当年在百度贴吧发出短短6小时内就获得了39万多的点击率,超过17000名网友回帖,有网友把“贾君鹏事件”戏称为“一句吃饭引发的血案”。还有李毅吧的“我的护球像亨利”,雷霆三巨头吧的“屌丝文化”、“草根”和“高帅富”等等。
近日,单仁网络营销课程搜集伦敦奥运会期间的媒体数据,也留意到贴吧的表现。其直播贴累积点击量超过7亿,相当于全中国网民平均每人点了1.3次,“一句话祝福刘翔”的留言贴点击接近2亿,打破了百度贴吧的单贴点击新记录,而获得“荣誉金牌”的陈一冰在接受CCTV采访时,也曾特意提到了百度贴吧网友的长期支持。由此看来,百度贴吧的流量和用户影响力不容忽视。
媒体借奥运做流量,广告主借奥运做营销。若从营销的角度看问题,单仁网络营销课程认为贴吧应该有两点重要的平台特性值得关注,一是“人以群分”,明星吧、游戏吧、音乐吧等诸多不同的阵地,不同的吧聚集着不同兴趣爱好的人,这样广告主可以容易地找到某一类特征的人群,让投放更加精准;第二个是圆桌式的话题交流,区别于微博的讲坛式对话模式,用户之间的互动深入且持久,粘性由此更高,而对于品牌营销来讲也因此可以更打动人心。
总而言之,每一个社交媒体都有着其独特之处,不论是借助微博、博客抑或是贴吧营销,企业都应明白,每一个平台的受众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企业必须去整合不同的社交媒体,通过优势互补,让营销做到极致。
文章来源:单仁资讯官方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