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凉茶的虎皮之争越演越烈,经媒体那么一曝光,似乎已经是社会问题:刀枪棍棒,十八般武器统统用上;固体的、液体的、天上的广告声嘶力竭、地上的肉搏战如火如荼,凉茶不仅是红色之争,也是红海之战。除此之外,高端白酒的虎皮也试图以法律的名义,吸允国家的声誉。
从外资和民族企业的达娃之争,到今天凉茶是为了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升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再到国家保密配方、国家级保护配方(品牌),不难看出,品牌的旗帜是越扯越大——就是扯蛋也要扯;人家能一步到位,我就绝对不能指望两步撵。
从奶业的相互死掐,到三聚氰胺地震、再到饮用水行业的相互卧底揭黑;快消品行业的明争暗斗,已经把MADE IN CHINA依赖家电业树立的一点国际地位几乎毁誉参半;再看看互联网的大佬们相互挑衅、你死我活的争夺,市场经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不要命,还是不要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用这样的行为塑造的吗?委屈的时候,抱住国家的大腿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究竟该怎么回报“国家”的荣誉,该如何给国家的荣誉加分。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姿态和做法?行业的领导者,第一要务就是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就是维护行业领导者自身的最大利益。看看凉茶的做法,想象在诉讼的时期,他们都是怎么说的?好像很容易忘掉自己的信誓旦旦。
再看看,今天发生的两大品牌之争的恶劣影响,这是对行业的维护吗?从两者的表现可以直接得出:第一,地区性经销商仍然是地头蛇的作风;第二,品牌持有者没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第三,或明或暗的都在较劲,也许是无意,也许是有意而为之;不论如何?事情都发生了,都与他们有关系;第四,之前的高调维护国有资产也好,求得司法公平也罢,如今的表现该如何解释?难道是再次委屈而避之。
营销它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它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不论你能赚到多少钱,最终都是做人的水平问题。企业从事慈善事业,不仅仅是为了慈善本身,更有为了企业的声誉造势,这是事实。如果把营销搞成了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那么这种营销的本质就偏离了企业经营的本质。促销是为了企业知名度,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方式问题,像凉茶今天的这种做法,只能是让人恶心。
营销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像海尔、联想,美的,等等企业,在促销的时候,都是稳稳当当,没有花里胡哨的沽名钓誉,这就是企业美誉度提升的加分行动;反之,像一些广告一样,每天无数遍的念叨一些人们不喜欢的广告词;还有“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XXX”,之类的广告用语,只能让人们看到奸商,或者说无商不奸的古训,根本看不到为了企业的美誉度,更不要说为了国家的荣誉。
举个例子:深圳市场的两大饮用水品牌:益力和怡宝,多少年来,相互维护着深圳这个巨大的饮用水市场,相安无事,各得其所。而且,两家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也逐步开始全国扩张。最近几年,怡宝扩张的步伐比较大,瞄准全国市场品牌布局;而益力继续保持着稳健的华南发展为主的步伐。市场很大,只要大家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一点问题没有。
总之,商业的竞争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这就像一个人一样,说的好听,还要做得漂亮;更不要随便攀高枝,弄不好,摔下来,可能把一个老品牌摔折了;越是激烈的竞争,越应该小心行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请注意你的行为。
扯大旗,谋虎皮
评论
编辑推荐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