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很多人都在散布“将取消预售房制度”的传闻,权威媒体也通过专家表明,取消期房预售仅仅是时间迟早的事情。但随即来自官方的言论就出来辟谣了,这使得地产板块的股市中暴跌。
权威消息称,短期内如若取消预售房制度将会造成供不应求反而引发房价暴涨,所以暂不会轻易取消。而本次国务院督查组的调研会议中也并未提及。
预售制也就是俗称的“卖楼花”。 开发商把自己还处于图纸阶段的房子说成一朵花,而买房人出于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心理预判,而欣然用当下的钱买下未来的交付的成品。
商品房预售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定的一项制度。建立预售制模式的目的是扶持成长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低房地产企业资金壁垒。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始于1994年。这是从别的国家与地区学习借鉴过来的。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初期,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刺激效果。
取消预售房制度会让几家欢乐几家愁。这在房地产行业是清理门户,使得市场格局从诸侯割据到群雄争霸,再到大一统的相对垄断状态。能有精力囤积地块与优质资源的,必然会在未来赢得市场先机。
从这种角度而言,未来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房产价格上扬。这是市场化的要求,是城镇化的要求,更是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不动摇的要求,更是民众实现居者有其屋,安居乐业并不断改善自己居住状况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充裕的流动性,以及对前途积极乐观向上的倾向性需求所支撑的。
那天,贾春宝正在一个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准备进入市场进行土地和项目储备的朋友那里跟他聊天,那位老大虽然低调,却也在行业内有些名头。当时他兴高采烈地跟我说“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时不我待”。
中原地产研究部张大伟也说,“如果在目前取消预售制,楼市将会被少数国企及大房企而独占,房价不仅不会下调,反而会继续明显上涨。”
因为如果取消预售,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明显增加,除少数国企和大房企外,其他企业的资金成本将大幅上涨,有50%的房企可能面临被兼并或者倒闭的风险。
任何震荡,不管是企业内部、行业内部还是产业内部,都会在将那些边缘地带的因素震荡出局之后,留出一些上涨的空间,这个是客观规律。但从后市角度,取消预售房制度,定会加大行业的整合进程,使得实力弱小的开发商玩不起了,他们或者砸锅卖铁变卖家当,或者申请破产保护,或者及时改行做投资人,去干点别的。
其实部分学者认为房地产预售制度是造成房价不断上涨的推手之一,因而不断有声音建议取消预售制度。社科院报告就明确提出,建议在目前开发商商品房库存量较大的条件下适时取消期房预售制度,有利于控制开发商资金链促其快建快销。
横向比较来看,在各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初期,几乎都实行过商品房预售。但随着市场发展成熟和住房总体供需平衡、住房问题基本得以解决,许多国家已经取消或限制预售制度。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分析称,目前阶段取消预售制度会造成供应量减少,产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抑制房价会起反向作用。
事实证明所谓取消预售制仅仅是谣言,但那个谣言却受到了来自官方与来自股民的同步反馈。一方面是看到市场所引发的破产潮而导致的地产板块收到抛售,另一方面是预见到对未来房地产价格起到支撑作用而让官方出来把火焰扼杀在摇篮里。
虽然是一场虚惊,也足以证明民众脆弱的神经已经到了何等恐慌的程度。从股市到楼市,楼市的反弹趋势让官方感觉如履薄冰,惴惴不安,任何一点期冀房地产市场走高的努力,都会被扼杀在摇篮里。从住建部到国土部,再到中央政治局,纷纷发表言论扼制房价的反弹,这一点跟市场的期盼发生背离。
当下同样脆弱的是股市。大盘屡创新低,股民的内心越来越冷,对未来的看空态度也越来越明显,更重要的是此番不单纯是股民不交易,保持在僵尸户头的状况,而每天都有多达1500个以上的账户从证券市场中注销。那意味着那些销户的股民内心已经到了极度失望甚至绝望的程度。
我们不相信政策会让那些原本投资于股市与房产的游资去实体产业中炒作并再度把物价指数炒上去。所以大体是会为其划定投资去向的,这大约就是促进政府在推动民间投资的新36条之细则研讨中所要讨论并要解决的问题了。
但在当下国内与国际经济惨淡而看不到前景,宏观经济进入到内外交困的状态下的时候,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人感觉到寒意。
股市与房市酝酿触底反弹,或许最黑暗的时候才是蕴含希望最迫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