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整体战略布局中,东部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西部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东部地区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概念虽然提出得很早,但与上面两个地区相比,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具有强大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经济核心。
无疑,背靠京津、环抱渤海湾、面向东北亚的滨海新区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后,要承担起更多的历史使命,服务于环渤海乃至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
经过大规模开发建设。滨海新区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服务作用日益增强。
一个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与经济规模总量是相当的。与戴相龙所说的“强大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相比,滨海新区显然还有距离
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形成国际贸易、物流分拨、临港加工、商品展销四大功能,进口汽车占全国的一半。大批国际资本通过新区进入腹地,新区已开始向周边输出生产要素。但是,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皮黔生坦承,滨海新区在自身发展中还有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如资源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引进关键技术难度加大,土地和资金供应趋紧等。同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亟需增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思路和举措还需进一步创新;各行政区和功能区优势有待进一步整合。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皮黔生说,为此,从着眼于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整体竞争实力出发,将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区位、港口、土地和功能优势,打好服务牌,促进环渤海、中国北方、东北亚区域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天津将拓展六个功能,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一是先进制造业功能,向周边地区延伸产业链,带动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国际贸易功能。为环渤海和我国北方地区对外易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口通道;三是现代物流功能。聚集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四是科学和管理创新功能。为环渤海地区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五是滨海休闲旅游功能。与北京及环渤海地区共同培育旅游市场,建设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区;六是改革创新示范功能。为环渤海和中国北方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