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其它五区的情况,先从和平说起。其实和平最没的说,本来就是中心。而且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新的大型商业项目进一步增加。商业中心的优势会更加巩固。金融城的拆迁会陆续开始,新世界在南市的建设也在稳步进行(其实我一直认为新世界是对天津贡献最大的外地开发商,所有难啃的骨头都给了他),海河边的美景也已经初步呈现。10年后,天津上镜最多的必然是这里。
南开一直是在稳健地前进,现在市内新房成交量最大的地方就是这里。从北边的老城厢,古文化街,到广开,再到水上,奥体,可以说南开现在是到处是工地。工地意味着什么,工地意味着5年内这里将拔地而起一座新城。从建筑形态上,即便是泰达,融创这些土著的新作品也要优于土著们十年前在河西的那些作品。而且南开的人口规模实际上和河西差不多,按照户籍数据大概还要超过河西,这为该区商业在短期内崛起提供了保障。当然南开在商业上的突破很难与和平相比,鞍山西道,五金城等新项目还是略显单薄。以上这些奠定了整个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以居住,高教为主。
河东在老领导时代其实已经奠定了发展方向,只不过有很多事情最后耽误了河东的进步。铁路,工厂,电厂,军用地都是难啃的骨头。就在自己对他不再报太大希望的时候,突然听说二号桥的地有人愿意那么高的价格来拿,相信人家不会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开玩笑。而且现在看看有些地方也不错了,我的很多朋友都搬到第六大道去住了,虽然是被海河西岸的价钱给逼的,但是也许将来就是因祸得福了。因为论地理位置,河东的发展潜力是最大的,是市区面向滨海的门户。新的领导班子不会让这一门户一直破着。而且巨变正在悄然开始,一部分人已经提前感知了这种巨变,并作出了行动――远洋的房子可不便宜,户型也不小,说实在的,我都没想到他现在已经卖出那么多了。
河北挺有意思,靠近和平那片,什么金纬路。狮子林大街跟河西差不多,加上改造后的意奥租界以及河边这片,现在看着就比河西大气,只是目前还缺少商业氛围。可一过中山路以北,河北就和红桥成了难兄难弟了。大量破砖混和破平房,破工厂混在一起,成了从北京来的朋友们耻笑的重灾区。北京?很多天津人心里都不太喜欢的地方,可是要知道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朋友很多都是从北京顺道来天津的。靠近的北京的河北区再也不能给从北京来天津的外地人造成“从城市到农村”的心理落差。现在看起来,这个事已经被领导重视起来,从去年到今年,河北的拆迁量要大于红桥的拆迁量,京津路的建设会在2,3年内开始;中山路,金钟河大街的改造在稳步进行中,很多人还不明白“高架步行街”是个什么玩意,其实在香港生活过的内地人很多都住在沙田,屯门,这玩意的确很能扩大商业规模。河北区的明天不会太差。
最后说说红桥,天津人民的老大难了。03年开始拆迁,据说戴市长曾经批评有关人等一次拆的太多了,怕收拾不了。可现在看来,这是好事,拆成这样,不赶快建都不行,好嘛,原来让人笑话是大农村,现在一出西站,人家以为在拍《攻克柏林》呢。红桥的重建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泰达城的规划不错,现在开的这两个盘也对得起天津人民了。一个是把联洋那片最好看的一个小区直接搬过来,一个是很大胆的搞了一个前卫的设计(鄙人以为有点超前,现在很多天津老百姓连高层都接受不了,新意思搞的太大,容易翻船),后来的开发商相信也不会太差。小伙巷和西站的规划还没出来,但是靠着先春园的商业已经提前做好准备,无论西站是不是高铁上的站点,它的规模必然是巨大的,不信看看新的西青道已经向前挪了多少就知道。相信铁路线以南的红桥会有比较光明的前景。铁路线以北,虽然西沽,光荣道也都在改造,但是由于可改造土地比较零散,距离和平区也比较远了,未来面貌不可能有令人惊艳的变化,个人并不看好。
大天津的未来在何方?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