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职权=领导权威?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所谓职权,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另外一个人行为之上的能力,即一种强制力。而权威的力量则是来自人们发自内心的自愿服从。如果人们认识到应当遵循权威的意愿去行事,就没有必要对其施加强制性措施。一般情况下,社会秩序是靠人们自动服从才得以维持的,因为对人们每一个行动都采取强制性的权力措施是绝对不可能的。当某一事件需要动用强制性的权力才能解决时,这已是不得已的、最后的办法了。卢梭有言:“除非把权力变成法律、把强制变成义务,否则最强者也无法进行统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也许并无职权,但如果他具有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并且掌握着真理,那么这种人肯定就拥有权威,人们也乐意自觉地去服从他。东汉末年,诸葛亮身为一介草民,躬耕于南阳,作为帝王之胄的刘备却三顾茅庐,向他讨问成就帝业的大计。
相反,一个人倘若没有渊博的知识、模范的行为和优良的素质,即使他位高权重,那也只是拥有职位给他带来的权力,而未必就有权威。西汉初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家的人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吕后一死,刘邦的老臣周勃等人立刻发动政变。当时统率“北军”的,是吕后的侄子吕禄。但周勃闯入“北军”军营,喊道:“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全军士兵都把左臂露了出来,服从了周勃的指挥。这时权威的作用就表现了出来。
职权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术语,即一个个体是相对于其他个体而拥有职权,一个团队也是相对于其他团队而拥有职权。可见,职权概念的突出特征,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必须多于一个人这个概念才会有意义。而且,职权也从来不是绝对的或不变的。它是一个随着情景和个体的变化而改变的动态关系。
“原来他是我的上司,即使他讲了些没道理的话,也都没办法,只能忍耐。现在,他要调走了,真是太好了,以后对他那些话可以不予理睬了!”“他已经辞职不干了?好呀!这下没什么好生气的了。”如果你听到员工如此评价他的上级,那么你应该警醒一下,有了职权便喜极忘形的领导们,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为了不使你的员工在背后如此说你,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靠“头衔”工作,而是用你的权威征服下属。我们看看山羊的寓言,一只山羊爬上一个农家的高屋顶上,下面有只狼走过。山羊以自己处在高位,野狼也拿它没有办法,便骂道:“你这傻狼、笨狼。”狼于是停下来说:“你这胆小鬼,骂我的并不是你,而是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啊。”
这则寓言的寓意,用这只掩耳盗铃的羊来寓意聪明的管理者们或许会让你感到有些不快,不过我在这里不是要借此寓言讽刺那些身居要职的管理者们,而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你的职位不等于你已经具有可以指挥别人的权威。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师认为,管理能量即管理者权威的源泉来自于职权(a)、势力(p)和影响力(i)。
(1)职权。职权是指因职位而带来的制定决策的权力,即“是”和“否”的权力,这是正式的权力。
(2)势力。势力是指进行奖惩的能力。工作中如果某人通过拒绝而不合作的话语就可以阻碍进程,那么他就拥有势力。
(3)影响力。影响力是指不用求诸于职权或势力就能让人行动,即说服别人按照自己所想而行动的能力。
每一个管理职位都具有某种特定的、内在的权力,任职者可以从该职位的等级或头衔中获得这种权力。因此,职权与组织内的一定职位相关,是一种职位的权力,而与担任该职位管理者的个人特性无关,它与任职者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谭小芳老师指出,“国王死了,国王万岁”的表述说明了这一意思:不管国王是谁,都具有国王职位所固有的权力。某人被辞退掉有权的职位,离职者就不再享有该职位的任何权力。职权仍保留在该职位中,并给予新的任职者。职权分为三种形式,即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1.直线职权
直线职权是指给予一位管理者指挥其下属工作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显然,每一管理层的主管人员都具有这种职权,只不过每一管理层次的功能不同,其职权的大小及范围不同而已。
2.参谋职权
所谓参谋职权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可以评价直线方面的活动情况,进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3.职能职权
职能职权是指参谋人员或某部门的主管人员所拥有的原属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在纯粹参谋的情形下,参谋人员所具有的仅仅是辅助性职权,并无指挥权。但是,随着管理活动的日益复杂,主管人员仅依靠参谋的建议还很难做出最后的决定,为了改善和提高管理效率,主管人员就可能将职权关系作某些变动,把一部分原属自己的直线职权授予参谋人员或某个部门的主管人员,这便产生了职能职权。
古时,总有弄臣取悦皇上,说皇上是金口玉牙,而别人什么都算不上,他们瞅你不顺眼就说你长的是狗牙。这么看来,他的牙口似乎比皇上还金贵,因为他能左右金口玉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考虑问题,这也有积极的意义。皇上因为牙口的金贵倒不能出尔反尔了,所以,说话之前他们就得三思,这种对语言的把握是谨小慎微的,可是,这样每一句话都有价值。因为客观全面的决定会收获实实在在的果实,与随口答应不大一样。
在这个意义上讲,领导也得是“金口玉牙”。话说出来就不能咽回去,做人的信誉时刻不能丢。口若悬河未必能够承担大任,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从来不说废话,但是,一开口能切中要害。他们拒绝草率,力图使任何一句话都具有对你而言的参考价值,这是一种很基本的领导素质,因为不这样就无法构成部属对你的信任,不信任会带来很多连锁反应。
谭老师指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普通人尚且应当如此,领导就更应该这样了。特别是在做决策的时候,确定的事不能轻易更改,决策左右着企业长远发展,“帅凭谋,将凭勇。”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但是,这种运筹如果不稳定,今天是一明天是二,你的部属再有勇气再有办事的能力,怕也不知道劲往哪使,这只能证明你的禀赋经验积累不够,这样的领导是不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