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诡的中日领土之争


   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中日钓鱼岛之争,给中日两国关系再起波澜,原本可以很轻易被解决的事情,不巧的是它出现在了敏感海域;所以它很快就上升为一起两国领土争端;中日两国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致使这起事件悬而未决、争议颇大。

   这次事件在中日两国国内反映如此强烈,也并非偶然;它是多年来中日领土争端的一次集中爆发;时至今日,我们也并未看到两国政府为此作出的明显动作,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日两国人民表现的更为情绪化。他们都声称对钓鱼岛拥有绝对主权,对方是非法占有。所以说钓鱼岛以及东海问题更是中日两国博弈的焦点,这场领土争端的背后是中日两国的博弈。钓鱼岛问题也远非领土争端这样单一的问题。

   中日具有领土争端的地区大体包括两大部分:1、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线的划分之争。2、钓鱼岛之争;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自隋朝以来,一直都是属于中国的领土,现在被日本控制。其实在东海领土、领海争端只是表象其背后是能源争夺。东海海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这里面富含有巨大的石油、天然气、矿产、渔业资源;光钓鱼岛附近其海底石油储量就很丰富,可达30-70亿吨,而且其渔业资源,年可捕量达15万吨,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 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在当今能源资源十分紧缺,中日两国每年又不得不需要进口大批量能源资源的条件下;东海丰富的资源无疑是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一个福音;道理很明显,谁控制了东海谁就有源源不断的财富。不光是东海能源的重要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凸显出了其重要性;东海位于中日两国之间一大片海域,是中国进入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对中国来说,东海俨然中国大陆的前院;近代中国几次被外势力入侵,也是来自于这块地方。中国要想成就其非凡大国梦,它就必须得经营好这块海域。同样对日本来说,东海俨然日本之后院;它将来自亚洲大陆的威胁阻隔于海的另一边,使得日本很难受到来自大陆之威胁。凭借地理与资源的优势,东海成了中日两国争执的焦点。

   领土争端是困扰中日关系症结之所在;2010年的中日钓鱼岛之争,使中日关系再一次冷淡了下来。从9月7日到10月20日,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日两国国内民情沸腾;示威游行不断、双方相互攻讦、抵制声音层出不穷、民间组织自发保钓活动;与民间仓促的动作相比,两国官方却很压抑;他们都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从中国官方的动作来看,包括:高层交涉、舆论指责、外交努力、避免事态扩大化、避免军事冲突等,但与以往相比,这一次中方的态度显得更加强硬;其中还包括了来自军方的声音。与此同时,日本更是针锋相对;这一事件爆发以后,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加大了这一区域巡逻力度;最近美国也开始染指东海,很明显这一地区争端已经上升到了国际问题;各大国都纷纷卷入,妄图能够在这一区域上分一杯羹。中日领土争端问题究竟很去很从,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日本人眼中中国好比一个东方巨人,而日本国力却逐渐消沉,眼看其经济的领跑权让位于中国,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恐惧,使得日本人在心理上产生了对中国的芥蒂。但是无论怎样中国大陆的崛起是一个不争事实,近几年中日经贸往来不断加大;两国关系的走向对彼此都是有益的。然而这次的钓鱼岛争端却给中日两国经贸往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综合当前中日关系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 中日关系依然还很最弱;

   2、 领土争端是影响中日关系进程的重要因素;

   3、 中国的崛起刺激了日本及其盟国;

   4、 今后中日之间的交往会是多领域;

   5、 经贸合作与军事防堵双管齐下是日本对华的长期策略;

   6、 中日两国之间互不信任,彼此缺乏透明度;

   这次钓鱼岛之争是否会影响到中日两国的关系,这还有待观察;在这种有关领土争议的问题上,原本就没有所谓的谁对谁错;实力是绝对双方胜负的重要筹码;随着大陆的崛起,中日之间的天平逐渐向着中国一方倒去,今后的事态究竟该如何发展?这场博弈的结果会怎样了?谁胜谁负?这些问题都考验着中日两国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