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运都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每次春节都牵动全国数以亿计人的神经。
从公路到铁路,从轮船到航班,处处都挤满了拿着年货或者提着行李而匆忙赶路的人,他们为了得到一张回家的车票而不惜动用一切资源,花费诸多溢价,让自己难以安心工作。
为了让交通运输更加规范而有序,有关部门可谓煞费苦心。不仅频频提速,而且在打击黄牛实行实名制方面,也一直在努力,但结果却是差强人意,铁道部花的巨额成本而打造的售票系统屡屡瘫痪,所设置的自动售票机虽然更为便捷,却鲜有人问津。
民间自发的代替买票,却由于双方情愿的“服务费”而被刑事拘留。专业软件公司所研制的“抢票软件”也被官方禁止使用。让我们有了一种错觉,似乎这个专有垄断的领域已经成为利益集团赚取巨额利润,与民争利的雷区,民间的一切未被授权的行为都被禁止。
改革开放之后,在教育产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下,让更多的人背井离乡,到外地甚至外国去求学求职,甚至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定居。
但中国,也只有中国有除夕夜全家团圆度过的传统,即使远在天边,都要在春节的子夜之前赶回家,为了这一单纯的目的,不惜奔波数千里,即使在拥挤的车厢里,站着回家。其实即使回家都仅仅能与家人吃几顿团圆饭,承受来自长辈与亲友的一些压力与嘱托。那更多的不是休养生息,而更多的是承载难以推卸的责任。
为了能回家“省亲”,每个人都需要在动身之前半个月之内,每天都要为了回程票而百爪挠心一般地浮躁;从家乡返回之后,也会至少半个月无心工作,或者是为家人与亲人所施加的压力而殚精竭虑,或者为了换一个更称心的工作环境而煞费苦心。
城市化让人感觉呆在偏远乡村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即使抛家舍业,把家里的重体力活儿都甩给年迈的父母与体弱的妻儿,都要逃也似的远离家乡。这很难称得上是人性化,更不能被归结于进步。
假如进步是以人抛弃天伦之乐为前提,而只为了生活而到处奔走,或者是时刻处于无奈之中,那么这种进步是不会带给人幸福感与安全感的。
媒体与专家,一面为那些奔波于故乡与职场而扼腕叹息,一面为居于垄断位置的有关部门和集团利益寻找合理的支撑,为他们所创造的利益而欢欣鼓舞,弹冠相庆,认为那是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我们每年周而复始,重复着同样的问题与观点。任何改善都难以解决并且平复那些新出现的问题。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传统美德的背离越远。
假如城市化以及改革开放跟传统亲情与美德之间,只能选择一样的话,那么是否我们应该把发展的方向略微做一些调整呢?
因为当我们把优秀传统抛弃了之后,就相当于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或者是如《让子弹飞》里边的老六,用切腹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凉粉一样。
为了满足物欲而放弃传统的根基,就如为了得到物质上的索求而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一样,这个代价无疑是沉重的。
都市化会让我们付出很多重大代价,比如空气污染、基本道德沦丧、资源被掠夺性开采,地质环境遭遇破坏,社会风气恶化,家庭关系出现畸形,真正的发展是需要以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为依托的。
春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痛,无疑会让人深刻反思。为了这些数字上的蓬勃发展,我们所承受的损失与代价之底限到底何在。
贾春宝
2013年1月27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