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我提出企业家精神共有六个维度:诚信、担当、冒险、创新、合作、坚持。
政府官员不是企业家,但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有很多共性的地方。比如,政府官员需要心里装着天下苍生,就像企业家心里装着员工和客户一样;又比如,政府官员需要发展地方经济,就像企业家也同样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一样;还比如,政府官员需要考虑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像企业家也要关注企业的永续经营一样。既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有那么多共性的地方,那么,我们也应该要求政府官员像企业家那样具备企业家精神。事实上,企业家精神对于政府官员是一种有必要的、非常宝贵的、有益的精神。
下面,我们根据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简单地谈一下政府官员的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诚信:政府官员不但要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比如拒绝贪腐,更有义务为企业家起到表率作用,帮助企业家培育诚信精神。更可怕、更可恨、更可气的是,一些政府官员的不诚信,连累我们政府失信于民。最终,没有诚信的政府,就可不能有诚信的企业和诚信的市场经济。那么,以“信用经济”为要义的市场经济,又如何发展呢?
担当:政府官员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动辄推卸责任,或者将责任推给所谓的“临时工”。一旦出事,有多少政府官员能够引咎辞职呢?显然,这个数字是令人失望的。有的官员宁可被老百姓骂死,也不愿意主动下台,当官的实惠比担当、尊严要重要得多。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政府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够真正以“为民造福”为使命。其实,这是我们政府官员现在最缺乏的。
冒险:政府官员需要有冒险精神,而不是一味地因循守旧。但是,有些政府官员信奉“无过便是功”,每天说着正确的废话、做着看似正确却碌碌无为的事情。同时,还一些政府官员过于冒险,他们就像有的企业家一样,过于激进,采取“大跃进”的方式发展地方经济,比如疯狂的“造城运动”、跟风似的上马一些“大项目”。
创新:各个地方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发展模式千篇一律,就充分暴露了政府官员严重缺失创新意识。市场经济的主体和运行都处于不断的创新,政府官员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经济政策,至少要重视创新并营造创新氛围,才能跟得上形势,也才能因势利导、为市场经济更好地保驾护航。
合作: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说,在任何一条产业链上,政府官员既要善于引导企业家整合当地资源,将当地的低、小、散的实体经济整合成更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又要善于和其他地方合作。在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的同时,还需要用其他地方的优势弥补本地的劣势。全球经济都一体化了,地方经济还能各自为政吗?温州经济陷入今天的困境,当地政府官员缺乏合作精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坚持:每个政府官员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当然,这个梦想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带领地方的发展。比如说,让每一个老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有,这就是一种梦想。而梦想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甚至需要很多届政府官员的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也需要妥协,这是一种智慧。不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都是妥协的产物。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