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选人第一


公司是社团法人,是人的结合。柳传志说,“办公司就是办人”。这里的“人”当然包括员工,但首先的和最重要的还是股东和管理者。股东和管理者是公司治理主体,股东和管理者的质量决定者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的质量。

公司治理:选人第一

 

1、选择股东

有限公司是典型的人合公司,《公司法》赋予股东选择合作股东很大的权利,当公司设立时,选择合作对象是不言自明的权利;当有限公司股东股权转让时,《公司法》赋予股东有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

股份公司也具有人合性。设立时,可以适当选择股东。运营中的公司可以通过股权的调剂适当掌控其他股东的权利。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无法选择,但在增发时、重组时也时可以适当选择股东的。

目前,选择股东没有得到普遍的足够重视。除了意识问题外,对资金的渴求恐怕是造成公司(股东)设立时对股东饥不择食的主要原因。当今中国投资市场方兴未艾,风投资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项目公司当务之急时锤炼自己,依靠实力进行双向选择,避免引狼入室的陷阱。

 

2、选择管理者

管理者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关键。选择管理者是实现股东权利的关键。管理者包括但不限于董事、监事、经理、财务负责人、技术骨干、营销骨干等。

请听企业教父柳传志对管理层的认识。“没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是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人去做的事也不能干。”有没有合适管理者已经成为柳传志投资项目的决定因素之一。

来看一下股神巴菲特对管理层的看法。巴菲特选择股票有四个标准:一,主营业务模式容易理解;二,拥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三,有能力、可信赖的管理层;四,足够便宜的股价。管理层仍然是决定因素。

    3、选择合作伙伴

公司治理有内部治理,有外部治理。治理主体不断发展中,不再局限于股东、董事、监事以及经理,债权人、社区、咨询顾问也正在成为治理参与主体。选择合作伙伴如交友,慎交友,交益友,也应成为公司治理的法则。

4、选择管理者的标准

   关于管理者的标准,在表述上可能存在不同,还可能在职位上稍有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相通的,主要是:诚信,勤勉,智慧,管理能力,热情,敬业。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包莫尔提出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十条标准是:

1. 合作精神:能赢得人们的合作,愿意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对人不用压服而用感服和说服。

2. 决策能力:依据事实而不是想象进行决策,有站得高看得远的能力。

3. 组织才干:能发挥部属的才能,善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

4. 精于授权: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抓住大事,把小事分于部署。

5. 善于应变:权宜通达,机动进取,而不抱残守缺、墨守陈规。

6. 勇于负责:对上、对下、对产品用户以及整个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企业家尤其要有社会责任感。

7. 敢担风险:有大智大勇,敢于迎接任何挑战,决不放过任何机会。

8. 敢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新技术有敏锐的感受力。

9. 尊重他人:重视别人的意见,不武断狂妄,不强加于人。

10. 品德超人:有高尚的品德情操,能为社会及企业员工所敬仰。

 

河南永生律师事务所李文瑞律师,咨询电话1513721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