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课 感知是人的大脑获得信息的途径与过程


 第二十六课 感知是人的大脑获得信息的途径与过程

    感知的功能

    感知是人的大脑获得信息的途径与过程直接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属性的信息,例如:形状、颜色、音质、味道、气味、软硬、冷热、质感、动感、变化等,是感性信息

     由感性信息直接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是感性认识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单一属性的反映,如:辣味。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的综合反映,如:辣椒。

    表象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在大脑中形成的形象,如:辣椒的形状。

    语音自身的音质(音色)、音调、音响,文字自身的形象、颜色、气势、美感,也是感性信息。

    由语音、文字、数字、图示、手语、旗语等各种信息符号表示、携带、传递的信息,是间接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属性的信息,是符号信息

    符号信息也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礼炮的声响,焰火的火花(信息符号本身)是感性信息,它表达的喜庆意义是符号信息;擂鼓前进、呜锣收兵的鼓声与锣声,冲锋号声、信号弹亮光是符号信息,它是感性信息中携带着约定的信息。

    信息符号代表的意义,就是符号信息,是交流信息的有关方面事先约定的。大脑是通过信息符号与相关的感性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实现对符号信息意义的理解,间接地把握与它相联系的感性信息。大脑中具有的相关感性信息越清晰、丰富、完整,这种联系建立得越准确、充分、全面,对符号信息意义的理解就越准确、深刻、全面。所以,学习要首先获得丰富的感性信息,再使感性信息信息符号建立充分的联系,才能理解符号信息的真实意义。

    对少儿的教育,应引导、鼓励他们多接触实际事物,使他们形成要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要懂得,只有通过感性信息,才能准确地理解符号信息

    同义词

    相同的感性信息(例如:红色)与不同的语音、文字信息符号建立联系,形成同义多词(例如:朱、丹、赤的词义都是红,还有各民族表达红色的不同语音、文字);

    多义词

    相同的语音、文字信息符号(例如:红的音和字)与不同的感性信息建立联系,形成一词多义(例如:鲜红的红是指红色、走红的红是指红运、分红的红是指红利,还有同音不同字、同字读音不同、同音同字词义不同,都是信息符号与感性信息或符号之间不同的联系)。

    对同一信息与事物理解认识不同

    对同一个符号信息的理解不同,是由于在不同人的大脑中,与同一个信息符号建立联系的感性信息和符号信息不同。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不同,是由于在不同人的大脑中,与同一事物建立联系的信息不同。抽象的概念、词、虚词或符号的意义,都是由与它建立联系的信息决定

    讨论题26

      1、大脑怎样获得信息?2、什么是感性信息?3、什么是符号信息?4、感性信息与符号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5、如何区分信息符号和符号信息?6、什么是同义词?7、什么是多义词?8、怎么才能准确理解符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