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慧德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TRIZ)研修培训班


【地点时间】以内训为主
 深圳南山区  2013年12月21-22日 2014年6月27-28日  12月21-22日 二天  常年招生 满员开课  上午9:00--12:00 下午2:00--5:00
 【课程背景】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这些原理用15分钟解决问题。”

                                       ------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国家领导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技术民族之林。” 
     环顾当今世界,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居主导地位。经济强国必然是科技强国。
 今天在一些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60%──80%。
    我国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源头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指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
    TRZI (发明创新方法)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好方法。俄罗斯,从小学、中学就开设了创新发明理论课(TRIZ)。我们国家从小就只关注应试教育,忽略思维发散和创
 造造性培养。大多数人思维是收敛性,不是发散的。 中国人更需要TRIZ(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学习)。
     目前,众多世界知名企业都已经在研发设计流程中实施TRIZ,使用TRIZ解决每天遭遇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提高产品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竞争力。
     TRIZ目前正由波音、空客、福特、IBM、APPLE、摩托罗拉、三星、3M、飞利浦、西门子、航天科技集团、中兴通讯、华为、美的、南车集团等企业广泛推行。
    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军工企业、航空航天工业、医疗技术、汽车工业、成套设备制造、家用电器、仪器仪表、采掘技术、动力技术、
自动、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电气技术、食品工业、电子技术、制药工业、包装技术、精密机械等。  

【课程收获】 
 1、识别创新思维的障碍、训练发散思维;
 2、掌握基本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
 3、了解TRIZ的基本概念
 4、了解技术发展趋势;
 5、定义技术矛盾,利用矛盾矩阵解决问题;
 6、利用物场分析和标准解系统解决问题;
 7、掌握定义宏观和微观级别物理矛盾的方法;
 8、综合利用TRIZ工具求解技术问题。

【课程大纲 】
第一天
 前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原始的创新方法----试错法
   2、人们对待新发明的态度
   3、“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这些原理用15分钟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   人人可创新
      一、“创新改变命运,能力决定未来”
      二、创新同学历无关
      三、创新同年龄无关
第二部分:   突破创新的思维障碍
      一、惯性思维——创新思维的顽症
      二、迷信权威——创新思维的屏障
      三、从众思维——-创新思维的群体失聪
      四、自卑、麻木——创新思维的自残
      五、如何回答“钱学森的问题”
第三部分   妙用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多样性
     二、扩散性思维
     三、逆向思维
     四、想象思维
     五、联想思维
 第四部分   创造技法的运用
     一、头脑风暴/智力激励法
     二、提问法
     三、检核表法
     四、和田十二法
第五部份:TRIZ基本概念
     一、产品设计和开发
     二、什么是TRIZ
     三、TRIZ的起源与发展
     四、TRIZ的核心思想
     五、TRIZ体系构成
第二天
第六部份: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一、技术系统和系统进化定律
    1、什么是技术系统?       2、技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S曲线
    3、系统进化定律
   讨论:你所在行业进化规律
    二、技术系统八大法则
    1、完备性法则                 2、能量传递法则
    3、动态性进化法则             4、提高理想度法则
    5、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6、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7、向微型进化法则             8、法则协调性法则
第七部分:创新原理40条
  1  分割       11 事先防范      21 减少有害作用时间   31 多孔材料
  2  抽取       12 等势        22 变害为利      32 改变颜色、拟态
  3  局部质量         13 反向作用      23 反馈              33 同质性
  4  增加不对称性     14 曲率增加      24 借助中介物      34 抛弃或再生
  5  组合、合并       15 动态特性      25 自服务      35 物理或化学参数变化
  6  多用性       16 未达到        26 复制              36 相变
  7  嵌套       17 一维变多维    27 廉价替代品      37 热膨胀
  8  重量补偿       18 机械振动      28 机械系统替代      38 加速氧化
  9  预先反作用       19 周期性动作    29 气压或液压结构     39 惰性环境
 10  预先作用       20 连续性       30  柔性壳体或薄膜     40 复合材料
讨论:运用所学40创新原理探索您的产品技术求解。
第八部份: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一、技术矛盾的概念
  二、矛盾矩阵介绍,如何使用48个矛盾矩阵
  三、应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的步骤
  四、引导表格和矩阵应用案
  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九部份、物场分析方法
  一、物场模型
  1 物场模型导入
  2 物场模型的结构和含义
  二、发明家的“游戏规则”:物场分析与综合
  1、补充物引入到物质里,形成复合物场
  2、引入外部环境中现有的物质,同时在外部环境中形成物场来解决问题
  3、通过外部环境的置换分解或引入补充物而获得
  4、那就采用大的作用状态,再把多余的部分带走
  5、把最大的作用状态作用于与之有关联的另-个物质。
 三、消除有害作用的物场
  1、规则1
  2、规则2
  3、规则3
  4、规则4
 四、物场系统的进化
  1、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杂
  2、变成可控场
  3、建立双场
 五、物场系统训练题
第十部份:解决创新发明程序

  一、选择课题
  二、建立课题模型
  三、分析课题模式
  四、消除物理矛盾
  五、初步评价所得解诀方案
  六、发展所得答案
  七、分析解决进程
附录1解决发明课题时某些物理效应与现象的应用表
附录2案例分享
【授课方式】互动式讲授、模板练习、案例分析、角色体验、小组研讨,实际问题讨论。建议顾客派三个参加,以便课堂上针对自身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