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角的初步认识

科目

小学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角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能从周围的物体表面上找到许多的角,但他们对角的认识还处于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阶段,还没有建立起角的概念。二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

2.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三、知识与技能

1. 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难点

1.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会用尺子画角。

2. 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学资源

剪刀、三角尺、尺子、活动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展示实物剪刀、钟面和三角尺)

教学活动2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顶点

教学活动3

1.判断角,探究角的特点

通过摸一摸,感知角的特征,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判断哪些是角

2.创造角

用纸张折角

3.画角

先让学生尝试画角,然后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画角的方法。

学生再画角,边说步骤边画: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教学活动4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从这节课中,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教师准备一些测试题。

 

 

 教学反思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

 

回顾这节课,由于自己有时说话不够简练,教态还不够自然和亲切,点播不够巧妙,调控力发挥不够。我将认真学习课改精神,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经常反思,在教学中探索,不断学习及时反馈总结,将新教材的实验不断完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