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
《散步》 |
||
科目 |
语文 |
年级 |
七年级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初中的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泼好动,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初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但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一家人之间和谐、温馨的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的情感。 |
||
二、过程与方法 1. 对人物的分析,提高对人物的鉴赏能力。 2. 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3. 学习自主合作,分析探究文章主旨。 |
|||
三、知识与技能 1. 整体感悟文章内容,通过朗读、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情境美。 2. 品读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 体会文章中的意味深长,借鉴“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
|||
教学重点、难点 |
1.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三代人之间的亲情。 2. 了解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会选取独特的角度来写作。品析语言美,体会文章主旨。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
|
教学过程 |
||
教学活动1 |
1.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爱我家》,学生发言,谈谈对家的理解。
|
||
教学活动2 |
1. 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2. 学生默读,解决生字词。 3.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
教学活动3 |
1.让学生找出我认为最感人的细节,并加以品析,说说美在哪里。 2.学生思考,作者一家愉悦美好的心情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一家人是在什么样的坏境下散步的?
|
||
教学活动4 |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分析母亲、我、妻子、儿子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
||
教学活动5 |
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品味“以小见大”的写法。 |
||
教学活动6 |
请同学们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最温馨、最动人的一件事或一个片段。 |
教学反思:因为本文短小,设计方案时,采用问答形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美文的基本方法。
不足之处是,在赏析文段时,发言时多是程度好的学生,所以在今后备课时,要尽可能考虑班上的大多数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