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互联网金融啥样子


笔者所认为的互联网金融,首先要有传统金融的本质,不管使用什么方式,本质是货币资本的流通,即投入资本,收回资本,获取资本利得。
  又要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比如:
  1.信息对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尽量解决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顽疾,致使融资过程更公开、公正、透明。
  2.需求者利益:改变传统金融行业里资金需求者的被动和不公地位,更注重需求者的利益,融资成本更低、融资效率更高、且有自主选择权。
  3.金融脱媒: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减少金融中介在融资过程中的参与度甚至摆脱金融中介从而使融资过程更直接透明、更快速高效也更节约成本,加速促进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增加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融资总量占比。
  4.金融机构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客户是上帝。这些其他行业里的真谛,在国内的金融领域还不适用,我们可以把原因归结于货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也可以把它归结于统治集团利益,但是这个现状肯定要被打破。银行像个衙门老爷一样坐在那里,翘着脚吃着高额息差的情况即将一去不返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向国外银行限制的逐步放开,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要求银行的传统经营要做出改变,不竞争,就没有活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互联网金融,恰恰是,也应当是促进改革、促进金融机构竞争的排头兵。
  笔者认为,上述几点应当是互联网金融必须具备的要素。而目前几乎全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不具备这些基本的要素。尤其是在买方利益和促进金融机构竞争这两点上,更是少之又少。阿里金融这一点做的很好,它本身即是客户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它自身具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及完善的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它满足了贷款需求者的利益,而它虽然没有直接促进银行间竞争,但是对传统金融业发展还是有很大冲击。但从初衷上讲,阿里金融大部分是为了自己利益。
  而那些完全是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保险或者债权(这一点更可怕)的P2P网贷平台和支付平台,或者是单纯给金融机构提供客户信息的贷款搜索网站,在笔者眼里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等模式就离之更远了。(前面已经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