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入。民族文化声音微弱了,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占据上风。于是知道“情人节”不知“乞巧节”,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提升学生汉语基础地位,势在必行。
提高中高考语文分值,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记得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的使用本国语言。其实,母语是人际交往十分重要的工具,一生受用。例如有人统计,基础汉字约为几千字,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写资料,2000个字可覆盖98%以上,而3000个字已到99%。如今,提笔忘字的人越来多,有些人把忘字的原因归罪于计算机的键盘上,如果没有计算机键盘的帮助,行文、书写几乎寸步难行。
提高母语地位、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伴随社会的发展,母语教育受到了冲击。一度有人提出“汉字落后”、“取消汉字”、“汉字拉丁化”的说法。同时,还有外来文化的渗透,出现“重西学,轻国学,重外语,轻汉语”的局面。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极大冲击,一些人基本道德判断模糊了,出现了“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齿为荣”的荣辱颠倒的社会现象。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提高母语教育地位,这是百年大计的根本保障。
母语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母语,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字和世界其它文字不同,他是表意文字。文字的形状本身就包含了事物的意义,一个字、一个词、一句成语,也许就有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因此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的历史,中国最基本的文化蕴含在汉字中。可以说,中华文化就象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这种融化在血液中的必然联系,无法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