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艾瑞咨询的杨伟庆,去年也在同一个会场,很多朋友跟我们见证了艾瑞的十周年,这么快的时间一年又过去了。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也看到了整个互联网的变化,比如说互联网巨头之间、平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升级,平台的收购越来越频繁;我们也在过去一年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在资本市场的低谷遇到了在国内A股上面创业板上面的移动游戏带来的热潮,尤其最近这几个月在美国的资本市场、香港资本市场对中国科技股的一个信心的回归。过去的一年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我们看到了很多事情,看到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让我们不断的坚定一个信念,就是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而且未来会改变更多。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分享是关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具体这方面的一些概念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很清楚,互联网发生的变化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今天我在这里做一点简单的梳理。
首先互联网我们可以简单归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大家是纯鼠标阶段,互联网媒体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来自互联网商务,互联网上面卖越来越多的东西,尤其像京东、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时代;第三个阶段,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很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拥抱互联网,典型代表是前一段时间看到的类似于苏宁,线上线下同价,我们看到了传统零售企业开始拥抱互联网的时代;第四个阶段,其实是真正的类似于像我们赫畅总代表的皇太吉互动的社会化的商业时代。社会化媒体发展的日益繁荣的趋势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公司在某一项业务当中通过社会化媒体建立起自己品牌,有粉丝。未来的时代是线上线下公司之间没有典型区隔,所有公司都有线上资源,所有的公司也都会有线下的一些体验,或者线下的一些服务方式,线上线下之间的区隔不明显。但区别越来越大的是你这个公司是不是真的有粉丝,是不是在社会化媒体当中建立自己影响力的,是不是建立起一个机制,通过社会化媒体这样一些方式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的迭代自己的产品,形成叠加式的创新。
我们把互动的商业化的时代,整体上面来讲,数据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过去很多企业有很多内部数据、财务数据、用户数据,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拥有了大的数据,大数据量的数据。
前一段时间看到很多广告主在招标,招标的核心是想建立第一方数据的管理机制,把类似于自己的网站、自己的广告活动形成的用户数据,然后类似于广告投放的数据都形成了比较整体的一个序列上的数据的这种积累,并且把这种数据跟第三方数据进行打通,能够形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建立起这个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数据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有自己大数据的战略,大数据从原来是远看,到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践。
大数据有几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首先数据量大,纬度多。对于真正大数据,尤其跟市场调研数据来讲有几个比较典型的差异,比如说,第一是全监控的,任何时候,用户行为轨迹都会留下自己的数据;第二是采集是无意识的,用户一个搜索,网上搜索一下这个数据已经形成了大数据当中一个部分;第三是双向关系,而不是单向关系,跟消费者之间是互动的,因为消费者搜索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淘宝上面的这种产品序列,有可能是根据刚才发生的这样一些交易,刚才发生的搜索差距了一些排序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大数据下的双向互动关系。还有就是急速处理,即时的搜索,即时的根据用户的行为产生出不同的内容,甚至产生出不同的广告,这些都是属于大数据跟一般数据下比较典型的特征。
全球的数据量现在出现了很多的增长,这就不一而述,但我们看一个比例,2000年的时候整个由互联网引导下的大数据占整个数据量的比例差不多占25%左右,但现在这个数据已经占到98%,而且未来的数据还会继续增加。
移动互联网成为大数据非常重要的来源,很多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上面的产品,尤其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上面产品的量,很多公司都超过一半。像大众点评接近于2/3。很多的视频公司,从去年百分之十几到今年也都是纷纷超过了他们自己的30%、40%,逐渐往上突破。移动端上网时间的比例,根据艾瑞最新的一个统计,已经占到了移动和PC上面两个累加在一起的,超过40%,而且这个速度还在快速增加。
比如说以微信、手机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类占到移动互联网总有效浏览时间有18%,浏览器有12%,在线视频有超过10%,游戏有11.65%。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快速的被推广使用下形成的这样一些用户的应用平台,但这些用户应用平台也都是收集用户大数据新的来源。这里面除了一些大的应用以外,长尾应用、广告主很多的应用、传统厂商的应用,也在快速的提升。
对于互联网来讲,尤其在整个大的领域我们看到BAT,有一些把BAT,加上BAT 360,互联网巨头垄断的数据越来越多,这是大家有共识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信息,互联网大的公司掌握的数据越来越多。大家知道百度掌握的是搜索数据为核心,阿里淘宝掌握的是购物数据为核心,腾讯是社交数据。
我们看一下过去这些公司在每个PV上面的消费转化,我们可以看到,像百度,每个PV差不多在五分钱,转化到五分钱左右。阿里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基本上每个PV的转化也在五分钱。腾讯,黄色部分是腾讯游戏的收入,下面是它的广告收入,广告收入应该说还不到一分钱。因为腾讯的流量超过其他两家,平均转化率来讲腾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访问量,但转化率不及阿里和百度,甚至不到他们的1/5,这个原因就是因为百度拥有的搜索引擎的数据、阿里下面淘宝拥有的购物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目前来说要比网络浏览数据,要比社交数据的价值,目前来说是高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从流量竞争的阶段开始逐渐演化为以数据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阿里三大战略当中,其中之一就是数据。
我们也看到了在国内的品牌广告的营销市场,DSP,程序化购买,广告主采用这种精准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这种数据来作为投放的基础,整个市场在快速增长,2013年占比只有3.5%,整个中国的品牌广告在今年应该在四五百亿之间,但比例远远低于美国、日本、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普遍这个数据在15%到20%之间。中国依据大数据进行广告主精准投放的比例,很低,只有3.5%。整个大数据的产业链在中国现在还是在一个发展的早期阶段。
依据大数据这样一个理念,或者说真正把大数据应用到实践当中,我们在过去,美国市场看到大量公司,现在有很多公司前一段时间上市,带来了资本市场对于大数据这样一个市场的看好。
其中有比较典型的一个公司,它们是依靠大数据程序化购买的公司,这个算法优化公司,类似于在国内来讲是DSP这样的公司,首日股价上升了70%,市值接近于20亿美金。另外还有很多家大数据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左右成功上市,而且获得资本市场非常高的认同。还有大量的是没有上市的公司。在中国这个领域,刚才那个图里面也展示了很多基于大数据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今天下午有一个论坛,其中一个论坛是数字营销论坛,一个论坛是数字驱动营销的论坛,两个名字不一样,但这里面有大量的都是中国的企业利用大数据做精准营销的优秀企业,他们做演讲。如果大家下午想了解的话,可以通过我们下午的分论坛来了解。
DSP在中国来说,发展目前遇到几个挑战。比如说媒体销售渠道之间有一些冲突,不愿意开放太多优质的广告位置。广告主目前来讲还是担心广告投放环境,这个钱投进去之后是不是会投在不雅的页面上面,有一些担忧。另外是中国法律方面,对于大数据使用的界定还不够清晰,我们可以看到“315”下面,中国很多的,应该比较好的精准营销公司纷纷亮相,对于中国的官方媒体做了一个很大的抨击,这个后面其实隐含的就是这样一个大数据,目前在中国的法律环境还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界定。
大数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大数据目前很多的优质数据在几个巨头当中形成了一定的垄断,中型的媒体也有一部分数据,但这个数据很难流通,有可能广告主想投数据,想通过数据投广告,但是没有优质数据可以使用,这是在中国目前的网络营销当中一个比较大的现状。
艾瑞,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市场当中,实际上几大之间没有数据流通的,大家互相之间再去看对方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竞争平台的情况,我们看到的很多不仅仅是大平台之间,小的媒体,说我希望能够把我用户的浏览行为数据来去开放给广告主,让广告主进行投放,通过数据做到自己的赚钱,但怎样把数据流通起来,这是我们艾瑞在考虑的事情,我们也推出了一个产品,这应该说就是大数据下面的“高速公路”,让数据能够通过一个标准的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让数据标签流动起来。这些数据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有数据,对于类似于像很多广告主,他们广告活动上面也能够呈现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应该说也是整个生产要素当中非常重要的数据。还有一个类似于广告联盟,类似于DSP公司,他们能够积淀形成一些数据。所以数据在整个市场当中越来越多。
移动互联网下,现在很多的公司,尤其是那种,我们讲叫做金融理财公司,或者是某一些购物类的这种工具,这些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下面有时候商业模式不太容易建立,但累计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这些用户行为数据来讲,对这些公司也是一个保障,但如何使用,如何把这些数据跟广告主的投放行为进行对接,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是大家现在在讨论的话题。
对于艾瑞来说,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高速公路”,希望为中国数据标签的流动产生一定的价值。这些数据流动我们应该说不会涉及到数据安全的问题,我们这方面有非常好的技术,能够保障让数据标签流动过程当中,这个数据标签不至于被再利用,或者不至于流失出去。比如说我们有一个保护数据源的方法,能够让数据源每次交换的时候,只能够进行单次交换,不能进行再次交换。我们也可以帮助广告主在类似于,不只是广告营销方面,产品优化方面,在他们从用户获得评论方面来提升不同的手段。
大数据,现在应用有很多案例,在座很多互联网人士也见过,比如说《纸牌屋》,非常依赖互联网大数据下面,用户的行为分析来进行创新,包括剧本创作的一个美剧,把用户行为数据和收视的热点进行风格的统一。对于厂商来讲,愿意用微博、微信的工具跟消费者进行互动,依赖消费者留下的内容进行创新。对于DSP等这些来讲,应用大数据,目前从去年这个时候基本上在国内找不出一个成熟的案例,到今年,我们昨天下午有一个颁奖典礼,下面有大量公司采用了大数据作为基础,提高自己的广告投放。
我们过去建立的是一个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跟工业化时代有大的区别,工业化时代当中最重要的是资本、设备、流水线上面的工人。对于信息社会来说,我们看到最核心竞争利益来自于数据和知识型人才,当然资本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说考虑数据来说,有三个纬度:第一是数据有多大体量;第二数据有多少质量,这个质量类似于我们刚才讲的例子,购物数据、搜索数据、浏览型数据;还有一个是来自于你整个技术的能力。
知识型人才,你能够有多少优质人才,多少人才的数量、质量,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所以我们过去的时代是靠PV、UV这样的数据评判互联网公司的资本价值,但未来的时代我们会过渡到真正以数据、知识型人才,企业文化和拥有什么核心数据作为评判一个公司的核心价值标准。为什么阿里现在的估值从四百亿到现下一千多亿,这跟数据的质量、数量,包括整个的企业文化都有很大的关系。未来的大数据还会在不同行业当中起到不同的推动,帮助互联网渗透到更多的行业,也帮助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最终融合。我们期望艾瑞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大数据时代跟大家一起拥抱我们未来的互联网、拥抱我们的大数据。
谢谢各位!
互联网与大数据
评论
编辑推荐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