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发行2.7万亿元国家公共福利票据,让全国人民分享改革红利 市场经济的升级版:后市场经济——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100条建议(4)


市场经济的升级版——后市场经济
——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100条初步建议(草稿)
东方金融 2013 11 06 
 
第1组建议:创立后市场经济的货币财政制度
每年发行2.7万亿元国家公共福利票据,
让全国人民分享改革红利
 
 
内容提要:
在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按照十八大和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要求,本报告以社会过剩资金和过剩生产能力为资源,以消解金融经济危机和市场缺陷为主线,在凯恩斯救市和格赛尔(政府)票据理论的基础上,参照列特尔的补充货币和格列柯的贸易清算等货币经济思想,与第一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并列,引进并形成第二种经济学——后市场经济学。
本报告建议,运用后市场经济学原理,与创造社会财富的第一国民经济体系——市场经济配套,通过创新改革,建立消解滞涨型金融危机的第二国民经济体系——公共经济,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有机嫁接,共同构成既可以激励创造财富,又可以消解金融危机和市场缺陷的当代市场经济的升级版——后市场经济。
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票据经济、公共经济在资源过剩的前提下,占用货币发行指标,发行政府票据,在市场上采购,满足公共产品需求,而票据的背书流通,与货币流通一样,拉动经济增长。
政府票据是占用货币发行指标发行而无需偿还的政府采购凭证,是不需要征集的间接税收,它与目前市场经济直接强制征集的财政税收并列,是第二种财政税收方式;政府票据贴现,与目前市场经济通过增加贷款发行货币的方法并列,是第二种货币发行方法,背书的票据与目前流通的货币并列,是第二种支付结算工具,属于准货币。
利用中国目前每年占GDP大约四分之一的货币发行指标和宝贵而庞大的过剩资源,本报告提出以下过剩资源票据化的金融财政改革建议:
每年国家发行2.7万亿元国家公共福利票据,补充社会保障缺口:
养老,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全国合计补助2300亿元;
医疗,每人每年补助300元,全国合计4000亿元;
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学龄前婴幼儿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全国合计5000亿元;
住房,每人每年补助城乡建设费1000元,用于缴纳即将开征的城乡建设费,结余可以用于交房租和住房按揭,不足部分个人负担,全国合计发行13500亿元;
另外加一点备用金,以上四大社会保障,全国每年发行2.7万亿元国家公共福利票据。
替代土地财政,全国城乡开征城乡建设费(相当于房产税),按建筑面积每方平米每年收房价的2%,预计每年约收2万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折旧,其中,农村开始按城市标准提供城市设施。
由于本报告仅仅是研究如何利用过剩资源,建立消解危机与缺陷的过剩经济,而进行改革的过剩资源票据化方面的思考,所以相对经济体制总体设计而言,本报告仅仅是对过剩经济、公共经济与市场经济如何嫁接协调的一部分体制的补充性探索,目的是供国家进行总体改革讨论和设计时作一种参考。
 
 
政府向老百姓发钱是真实的,中国也有人建议给老百姓发钱
据 腾讯新闻 各地新闻 中原网-郑州晚报 中济的文章澳门向居民派红包 永久居民每人获8000澳门元”2013 01 05 报道:
2013年,澳门特区政府将推出多项让民众分享经济发展红利的措施,除了现金之外,符合资格的居民还将收到12个礼包:一是养老金从每月2000元增长到3000元;二是向每位居民中央储蓄户口(类似内地社保账户)额外注资6000元;三是将每年一次的敬老金调升至6600元;四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援助,短期食物补助计划将由6周延长至8周;……七是对符合资格全职低收入受雇人士每月补贴至4400元;……十一是继续向每名澳门永久性居民派发医疗券,并将金额由500元调升至600元;十二是继续实施住宅单位电费补贴,每一居住单位每月200元。
澳门特区政府预计实现成果分享将支出约97.73亿元。为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作,澳门特区政府还将在2013年向社保基金注资,未来4年将再注资370亿元。
当索尼亚-甘地当上国大党主席时,她马上推行了一项称之为《有权吃饭》法案,旨在向所有贫困人口发放免费粮食。而在2个月前,政府颁布了加强版的全民医保计划,从免费看病延伸到免费拿药上个月的独立日,还谣传着总理会宣布一项免费派送手机的计划,不过最终经媒体炒作和辩论后无果而终。
搜狐财经 2013 11 05 姜炯的文章“宗庆后谈三中全会:改革要给百姓多分钱不要多收”,宗庆后在接受专访时,谈到改革:
建议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要给老百姓多分一点钱,而不是从老百姓口袋里多拿点钱出来。给老百姓多分一点钱,内需就拉动起来。
以上3篇网文说明,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是真实的,印度发了至少20多年了,澳门也发了5年了。印度有一点发过头了,政府在调整。澳门则是凭财政盈余,运行良好。宗庆后的建议也是非常睿智的。
发政府票据就是给老百姓发钱,是人人有份的国家公共福利票据
作为过剩经济的研究者,实际上,我们也研究和借鉴了印度、澳门向老百姓发钱的实践。我们也完全同意宗庆后的建议。事实上,我们设计的政府票据,就是向老百姓发钱。从政府票据的用途看,更接近澳门的“红包”,主要向老百姓免费提供公共服务,提高老百姓的社会保障水平。印度向老百姓发钱过头,财政不堪重负,目前正在调整。其毛病是发钱超出了公共服务的范围,补助电费和汽油,不利于节能。特别是汽油,主要是私人消费。
我们设计的政府票据严格限制在公共服务领域使用,在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票据就是政府为全国人民发行的国家公共福利票据,是让全国老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发行政府票据的背景是全国资金过剩,产品过剩,生产能力过剩,社会保障存在长远缺口,在现行的假定稀缺资源条件下制定的财政货币政策不能使过剩资源过剩资金为政府所用。
凭借过剩资源,以政府票据形式,每年向全体公民发钱,不光弥补了社会保障缺口,拉动公共服务消费,而且票据背书还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
由于过剩资源过剩资金,都是全国老百姓创造的,所以,分配这些过剩资源和资金,应该是普惠的,全国老百姓人人有份,人人平等,发行应该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大家知道,居民消费包括私人产品消费和公共产品消费,吃穿用行玩等私人产品应该靠老百姓个人劳动挣钱消费。现代社会,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居住等公共产品,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有稳定的过剩产品的情况下,可以由政府部分提供。由此,发行政府票据不能提供私人产品,否则,很容易养懒汉。
发行政府票据将增加公共经济的就业需求,如果还有过剩劳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发行社区劳动票据,提供弹性就业方式解决。就此,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社会将只提供就业岗位,不再进行失业救济。
怎么向老百姓发钱?发多少?
毫无疑问,发行政府票据,社会必须有稳定的过剩资源,必须量力而行,必须循序渐进,必须可持续,尽可能避免开倒车。
首先,钱够不够?由于政府票据需要占用货币发行指标,所以,政府票据发行额不能超过货币发行额。目前,中国的货币发行额大约是GDP的四分之一,2011年各种新增贷款和未贴现银行票据是10.47万亿元。
第二,资源够不够?目前,中国是世界生产能力过剩比较严重的国家,政府每年都在淘汰落后产能。其中,基本建设和重化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严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经严重超前布局。
目前,中国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是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教育和基本住房四大社会保障问题。按全民覆盖,有所增加的原则,本报告提出以下方案:
按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养老,60岁以上1.85亿老人,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全国合计补助2220亿元;
医疗,13.5亿人,每人每年补助300元,全国合计4050亿元;
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3500亿元,学龄前约1.5亿婴幼儿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全国1800亿元,两项共计5300亿元;
住房,13.5亿人,每人每年补助城乡建设费1000元,用于缴纳建议开征的城乡建设费,结余可以用于交房租和住房按揭,不足部分个人负担,全国合计发行13500亿元;
另外加一点备用金,以上四大社会保障,全国每年发行2.7万亿元国家公共福利票据。
替代土地财政,全国城乡开征城乡建设费,相当于大家议论的房产税,按建筑面积每方平米每年收100元,大约相当于房价的2%,预计每年约收2万亿元,其中,城市1.3万亿元,农村0.7万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折旧,其中,农村开始按城市标准提供城市设施。
发行国家公共福利票据,怎样规避风险?
发行政府票据尽管占用货币发行指标,也需要考虑中国资金过剩的现实,为减少通货膨胀风险,可以循环面向社会,竞标保值地,发行2.7万亿元政府公共服务基金,作为2.7万亿元政府票据的保证金,政府财政负责付息还本。
政府票据背书创造的新的税收单独核算,优先归还政府基金。
政府基金首先用于政府票据背书后的贴现、转贴现。政府基金出现缺口,第二年再发行补足,直到社会资金接近平衡。
怎样防范非公共服务市场带来的通货膨胀,包括国外输入的通货膨胀?由于政府票据是电子票据,在网上运行,不进入法定货币领域,尽管政府票据与法定货币之间有政府票据交易市场,但是,相当于是两种支付工具的两个体系,以法定货币定价的政府票据价值可能有变化,但是,公共服务市场支付工具政府票据没有变化。
由此,政府票据的发行可以有效地防范私人产品市场和国际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
发行国家福利票据有哪些好处?会取代土地财政吗?
首先是对全国老百姓有好处
每年2.7万亿元政府票据,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是2000元的福利。但,不是平均分配,也不能用于私人产品消费,更不能用于投资,买股票。只能定向用于公共服务消费。其中,
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可以领取1200元养老票据,即使原来没有养老金的老人,无论城乡,每人每年都可以领取1200元。其中,农村养老金将从每人每年659元增加到1859元,没有养老金的农民每人每年将获得1200元。
改革前后养老金变化:
                           改革前   改革后      增加    国家负担       差距变化
                         每人每年 每人每年                            以农村养老金为1
城市养老金       18700元  19900元     6.4%     6.0%          28 — 10
农村养老金        658.7元  1858.7元   282%    64.6%            —
农村五保户
和没有养老金的    —       1200元         —       100%          0 — 0.65
全国老百姓每人每年获得300元医疗票据,城市居民和新农合医保支出将从186.9元和205.5元增加到486.9元和505.5元,没有医疗保险的居民将获得300元。
改革前后医保报销变化:
                        改革前     改革后     增加    国家负担      差距变化
                      每人每年 每人每年                                 新农合为1
城市职工      1594.5元   1894.5元     18.8%   15.8%     7.8 — 3.7
城市居民       186.9元     486.9元      261%    61.2%    0.91 — 0.96
新农合          205.5元      505.5元     246%    59.3%             —
没有医保的      —            300元            —      100%       —  — 0.59
学龄前婴幼儿每人每年可以领取1200元抚育和婴幼儿教育补助,无论城乡,人人有份。可以减轻学前教育的部分负担。
替代房产税的城乡建设费,是城乡基础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折旧费,不是土地使用费,给老百姓发的补助,绝大部分是用于缴纳城乡建设费的,不能用于其他私人产品消费。部分人均住房面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居民,城乡建设费补助将有剩余,作为对节约住房的奖励,这些剩余可用于支付房租和住房贷款按揭。
其次是对地方政府有好处,可以取代土地财政。
这2.7万亿元的政府票据相当于增加了地方政府2.7万亿元的财政收入和2.7万亿元的财政支出,可以覆盖当前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
地方土地财政是指地方土地收入中用于城乡建设的部分。2011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是3.3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用于城乡建设的是9423亿元,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10.2%。而建议开征的城乡建设费每年收入大约在2万亿元,是目前土地财政的2倍。多出的1万亿元,主要用于新农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此外,还为地方政府每年增加7000亿元的医疗养老和教育福利支出。
由此,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减轻后,可以逐步淡出土地出让市场,也可以减轻地方政府追逐GDP和税收的巨大压力。
第三是对国民经济有好处。
1形成了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的主次两套货币运行体系。政府票据在公共产品领域的运行,除政府票据第一次采购不创造税收外,其后背书均可创造新的税收。也就是说,政府票据每年只要周转使用5次,其新创造的税收就与货币流通创造的税收相当。政府票据运行后,实际上形成了两套货币运行体系,法定货币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运行,政府票据在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单独运行。和法定货币比较,政府票据不受法定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由于是政府信用,而且是有期限,可控性更强。也就是说,发行政府票据后,医疗、教育、养老、房地产等市场可以不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吸纳社会游资,有效解决货币超发行和流动性不足问题。发行政府基金,可以固定社会游动资金,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发行政府票据,占货币发行指标,用于公共服务定向发行的政府票据拉动了公共需求,及公共产品下游的产业链,从资金需求角度解决了流动性不足问题。
3提供可靠的保值渠道,分流了投机资金。由于政府基金是封闭浮息保值,将为需要保值的保险、养老等大宗社会资金提供可靠的投资渠道。目前,国内外都缺少稳定可靠的资金保值产品,政府基金的发行将使社会的保值资金和投机资金实现分流,大部分保险和养老资金将可以选择购买政府基金保值,既保证了保值资金的需要,又减少了投机资金的规模。当然,普通老百姓的保值性质的储蓄也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基金进行保值。
4彻底解决了政府发展公共产品财力不足问题,不光节省财政资金,而且建立了按照需要自动调整资金规模的新的、间接的财政手段。政府基金政府票据替代财政税收,可以为政府节约90%以上的财政资金。而且,没有直接加重企业和老百姓的负担,这是政府票据和政府税收的最大区别。实际上,政府票据是一种自动自我调节规模的软性的间接税收。
5拉动消费需求。部分医疗教育养老等支出由政府买单后,老百姓由此可以释放医疗、教育、养老的专项存款,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而且这些释放的存款可以长期有效拉动消费。
6改善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有利节能减排。医疗教育养老等都是劳动和知识密集型和低物耗、低污染产业。超常发展医疗、教育、养老等产业,不仅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还可以优先缓解两极分化问题,缓解许多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7、建议开征的城乡建设费的使用中,有50%是用于在农村开始建设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这将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尽快减少城乡差别。
8、增加了中央银行和中央财政和其他政府部门进行金融经济调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