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方政府的复杂性市场早就有预计的,而且从前面数次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摸底结果相互打架中早已经有所预感了。而这一次国务院层面的抽调精干的人员集中审计,全国人民是抱有极大的希望的,毕竟,如果连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都不清楚的话,又怎么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又如何应对可能的债务危机呢?
然而,大张旗鼓的审计过程早已经结束了,但是,其结果却一直都是迟迟的没有正式的公布,这不由得不引发市场的诸多的猜想与联想了。应该说这一次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彻底的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查,其权威性是绝对不容置疑的。但结果的迟迟不公布多少也让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了,而且从相关部门的一些最新的动作(比如银监会和发改委等)来看,其结果可能有点吓人,所以,它们才预先打个预防针的。
然而,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躲过了初一难道还能躲过十五?还能躲过一辈子不成?既然如此,迟公布不如早公布,早公布还可以掌握一些主动性。不要怕某些人受不了,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受得了要受,受不了更加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