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官员: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10%
http://tech.sina.com.cn/it/2013-12-22/08119029261.shtml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21日在北京透露,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因此必须有效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现在一提人才就是博士,院士,其他技术人才,金融和管理人才却重视不够。首先科技成果是什么?是不是真正的成果?质量如何评估?投入不足也不足于产业化,懂科技的专家不懂商业运作,更不要说资本运作,懂商业的人并非不懂科技,也需要科技人才的配合,如何没有很好的团队协助精神,知识产权保护及财会人才配套不当,整个产业化过程人是最重要的,目前科技人才和商业人才互信需要更加密切,科技产业化才能进行下去。
另一方面,科技投资是风险投资,目前在中国,真正的风险投资还不够完善,风险意识不强,又要保守回报,科技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很多投资者还是希望低风险高回报,现实是无法执行的,更不要说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国家科技政策上,也是体现重视科学,对技术却仅仅是在后(科技),而美国市场更重点提倡技术(Technology) 而不是科学(Science),后者主要在大学和研究所, 各大学或研究所都有技术转让和商业化的部分专项负责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配套知识产权律师协助,甚至提供天使投资资金引导。
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明确的退出机制,我们的体系制约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申请科技基金,重理论不重视技术的应用价值,导致这样的情况,科技人员既想保住铁饭碗,不愿意冒风险,不愿意全部精力投入产业化,又希望有人开小灶,在国外是需要辞掉大学或研究所出来做产业化,或者把技术直接转让掉。很多大学和研究所技术入股等等模式也不清楚,企业承担风险较大,却不一定有高回报。我非常赞同让企业成为创新技术主体,只有有技术产业化回报,大家看得见结果,自然大家会更重视技术产业化,也会促进科技成果的水平提高,科学仅仅是理论基础,技术才是产业化更重要的部分,国家政策需要投入资金来引导技术做产业化。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任重道远。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任重道远
评论
编辑推荐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