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平安夜,有一些沉重


一年一度的圣诞平安夜到来了。曾几何时,这个西方的节日舶来品在年轻人之间广为流行开来,这完全得益于商家出于商业目的的推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因为现代大众的日子过得太艰苦、太压抑了。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圣诞节显得有些沉重。
婴儿注射疫苗死亡事件牵动了众多年轻父母原本欢乐的心。诺大一个产业、诺大一个组织,在产品流向问题上却无从解释清楚。这不是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上的难题,要知道,很多消费类产品为了解决窜货问题,已经很好地先行实践了很多方法。
没有幼儿的家庭也同样不太轻松。家乐福被曝光的狐狸肉充当驴肉问题,再一次触动了人们对于国内食品安全已经很脆弱的小神经;奶粉变毒药,食用油变地沟油,生姜变毒品,羊肉变老鼠肉,驴肉变狐狸肉,我们还有什么能吃?我们还有哪些可信?
再不容易,生活还是要过的。千百年来,群众的自娱自乐、自我安抚精神从未丧失。借着这个平安夜的由头,亲朋好友们正打算狂欢一下,一扫心中的阴霾,天气预报却又更新为雾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下午到明天上午将出现中度霾,能见度较低,空气属重度污染。连空气也变成了毒气!历数整个2013,雾霾预警好像突然频发。这个社会怎么了?
还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让我们的媒体和社交变得活跃起来,让我们对很多消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及时有效,让我们对很多常识得到了普及,让大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有了必须的回应。
随着诸多事件的深入挖掘,旧有的行政监管、问责机制纷纷被提出质疑。婴儿疫苗事故的通报预警机制、食品安全的检测机制、雾霾的有效防治措施,纷纷被民众挖掘出来。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在出了问题才反思?
从更深的层次来说,不是因为我们的民众反思太迟,而是旧有的市场配套机制已经不得不变了。民众和媒体,只能作为监督的一方,在出现了问题去拷问,去约束。更多的问题,源自于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而对应的制度和服务机制却未匹配上来。“看得见的手”未真正发挥作用。
出了问题堵对应的漏子,但也有更多的既得利益者从中看到了钻制度空子的敛财之道。早些年前的狂犬疫苗造假者,如今成了国内疫苗市场份额领先者。根源不治,问题仍将接二连三。
当然,回归理性地思考,当前状况对于草根经营者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品牌发展机遇。我们总是在挖空心思制造各种公关事件,却总是创造了知名度,忽略了美誉度。而在这种市场现状之下,如果反其道认真研究消费者、创造产品,发挥企业应当发挥的社会责任,知名品牌终将打造起来。这本身就是更好的品牌公关。
 
尾述:沉重归沉重,反思明理之余,我们仍然要放松自己,自娱自乐。平安夜,同样要快乐,哪怕只是换一种方式的娱乐。

商业管理智汇 

微信公众号:shangyeguanlizhihui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