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业的“黑鼻孔”,暴官场已深度“太监化”
媒体人邱宁称,2011年初,季建业在见诸报端、电视节目的照片和影像里,鼻子底下总是“黑乎乎”的。邱后来发现,这是很多没有修剪的鼻毛“髭出来了”,一次,受到台湾政客修饰仪表的启发,我买了一把鼻毛剪送给季建业。当时季大咧咧地说“我不需要这东西“,但随后没几天,邱宁发现市长再出席场合的时候,鼻下干净了。(12月2日《北京青年报)
通过季建业的鼻毛,很容易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那篇极具幽默感的《局长的裤链没拉上》:腼腆的保安欲说还休时,局长早已上了二楼;二楼团委年轻女书记,提醒显然不合适;三楼行政科长想到“三讲”时提意见的都倒霉,不如装作没看见;四楼纪检书记想,又非生活作风,纪检不该管;五楼审计科长想,一到四楼都没人说,我凭什么要提醒?书记看到红内裤,巴望着局长会场来出丑;司机盯着红内裤,是给局长以提醒,结果被调出小车队。
毫无疑问,季建业作为副部级高官,除了到哪都有若干随从外,司机、秘书都是相对固定的。可这么多“身边人”,却就是没人敢当面提醒季建业不雅观的“黑鼻孔”,其实只需一枚鼻毛剪刀即可解决,无非是接受局长司机的教训,害怕这么一提醒,会触及领导隐私,季建业会不高兴,最终弄得自己“没好果子吃”,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装着没看到。
这些“身边人”之所以不敢善意提醒季建业的“黑鼻孔”,关键就在于季建业平时专断蛮横霸道,跋扈惯了。此前媒体披露,季每听到或看到他不满意的,都会拍桌子、打板凳,甚至愤怒地将文件当场撕碎,撒到地上,或是倾盆骤雨的斥骂,或拂袖而去,周围的人目瞪口呆,下不了台。那么,既然季平时令下属战战兢兢,下属对他也就只能敬而远之。因此一些错误决策,也没人敢提出异议,即使裤链没拉上,下属又岂敢提醒?
问题严重的是,这种现象已十分普遍。笔者曾戏言,中国官场已经深度“太监化”。从“二把手”开始,都已习惯于对“一把手”俯首听命,完全丧失了“是非观”,绝不和“一把手”持不同意见,无论是干部任命,还是重大项目建设,都是“一把手”说了算。所谓的“民主集中制”不但变成“一把手”的“遮羞布”,令无数罪恶的勾当皆假汝之名变得堂而皇之,也成了“一把手”的“护身符”,好处私下独吞,出了问题说“共同研究”,然后集体担责,因此有恃无恐。笔者还曾戏言,中国官场已经严重“家奴化”。多数官员在上级面前已经习惯于阿谀奉迎,有的甚至到了令人恶心的地步,但这些人却是单位里的红人,领导眼里的能人。他们比“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的同事,更容易获取额外利益,这又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效仿。如此循环,形成了当前官场“马屁”成风、是非不分的大环境。
季建业的“黑鼻孔”再次告诉社会,“太监化”官场只能培养出被驯服的大、小太监,绝无可能培养出正直,有责任感、有羞耻感的官员。因此,消除“一把手”集权已变得至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