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出水的来源
油田含油污水是伴随原油采出后,经原油脱水分离而来,主要来源于原油脱水站,其次是各种原油储罐的罐底水、清洗含盐量较高的原油后的污水以及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洗井废水等等。产出水是油气开发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它是迄今为止与油气开采量最大的废物流。估计产出水在 2007 年为 250 万桶/天,水油比为 3∶1,预计到 2010 年和 2012 年之间增加到 300 多万桶/天[1](如图1)。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产生的水经广泛处理再排放,产出水的处理成本在不断增加[2](如图2)。
因此,位于缺水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井,有限的淡水资源以及处理费用高,使产出水再利用具有吸引力。
2 产出水的特征
油田产出水一般是地层水和注入水的混合物。 油藏类型不同,地层水的组分差别也很大。而随着产出水回注、油藏增产措施的实施以及油藏内细菌活动的影响,产出水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也各有不同。 以下污染物是水处理的关键: 总溶解固体(TDS)的含量高;油和油脂;悬浮固体;溶解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放射性核素;溶解的气体和细菌;杀菌剂,腐蚀抑制剂,如生产中使用的化学添加剂、乳化剂和反向破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