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懂的战略创新!


 不得不懂的战略创新!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战略是以未来为主导,与环境相联系,以现实为基础,对企业发展的策划、规划,它研究的是企业的明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过程,可以说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又是一种较量,要围绕着种种不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进行创新。创新也是一种挑战,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许多战略创新者首先找出目前的竞争对手忽视的一个细分市场,然后再根据这个市场顾客的需要,设计产品及其传递体系。由于战略创新者聚焦于一个小型、适当的细分市场,几乎不会与竞争对手争夺顾客,最终会发展为大众市场的小型细分市场。 
 
在施乐公司占据复印机市场统治地位的时期,IBM、柯达等公司也曾采用过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战略与施乐公司争夺市场,但都未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未能发现或创造一个独特的战略地位,而是希望通过“克隆”施乐的战略来争夺施乐的市场份额。
 
佳能公司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战略,选择了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作为目标市场,强调不同于施乐的质量和价格利益,通过不断地渗透复印机市场,最终发展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领先者。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不存在技术革新的情况下,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打破行规,进行战略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家,学习、运用西方企业的战略管理科学和艺术,为本企业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创造了一批名优产品和名优企业。青岛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够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根源于张瑞敏为海尔制定的“品牌战略”和“三个1/3战略”。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指出的,“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由此可见,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战略创新,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谭小芳(官网www.zhixinglipeixun.net)老师认为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经营目标。 
 
企业选择经营目标,必须满足顾客的需要。谭老师表示要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自己销售的产品,能满足的顾客需要和自己的核心能力,来确定经营目标,据此对备选的经营项目作出系统的评价,根据各种目标是否有助于本企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判断本企业应采用哪一种经营目标,最终选出适宜的经营目标,重大的战略创新往往是企业改变经营目标的结果。 
 
很多企业习惯于“临时抱佛脚”,今年准备明年的事,淡季准备旺季的事。这样一个循环一个循环的进行。按说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事实上也是,因为对手都在这么做,相比之下,自己也不差多少。但市场竞争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摆脱对手的纠缠,大大超越对手,甚至成为行业第一,你就得比对手做得好,而要想比对手做得好,你就必须比对手先行一步。 
 
旺季正是企业间正面交锋最激烈的时期,一旦出手,对手的优劣势就会表露无遗,当然,自己也一样。此时抓紧一切时间,研究市场,研究竞争,系统而深入的进行敌我对比,市场中的静态机会与动态机会就会清晰的跃然脑海,自己的攻击点和防御点也会清晰可见。 
 
一家优秀的企业,在旺季时一定是执行层忙碌,而决策层空闲的时候,此时决策层恰好可以拿出大部分的时间去走访市场,研究对手的战略战术,检讨自己的失误,创意和制定新的战略战术。如果决策层在旺季时忙于销售和救火,那这家企业的前途一定不怎么样。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在商战中“时间就是机会”,速度决胜时代谁快谁就占据主动。这个速度不仅仅是指战术调整和执行速度,也指战略调整的速度。只有战略的创新才是决胜的根本保证。企业由于在淡季的拖沓,导致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战术上,大大减少在战略创新方面的精力投入,而缺乏战略创新的战术犹如无本之木,这是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天天在讲创新,其实大部分的创新集中在战术层面。谭老师(预定战略创新培训,请联系13733187876)表示不排除有时会出现一些优秀的战术性创意,但没有战略的凝聚,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像一个人,鼻子眼睛嘴巴长的都不难看,可组合在一起却很丑,这就叫好看的东西没长在合适的地方。再优秀的战术,如果没有战略的指引和凝聚,最终只能是空耗企业的能量。
 
换个角度说,由于每年或每个环节的创新力都稍微差那么一点点,假以时日,差距就大了。就好比五个90%相乘等于59%,连及格都不到,而很多企业恰恰非常满足于这每次的90分。其实企业也并不完全是没有更好的战略思想,而是这种旺季忙销售,淡季创意策略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如果企业能在旺季时形成战略战术决策,在淡季时拿出更充足的时间去完善和执行,那么企业储备的竞争能量将大的多。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谭老师表示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着手。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贸易壁垒日益减少。
 
企业竞争对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及早确立核心能力的发展战略,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持续发展。尽管核心能力不容易仿制,但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属性,常常受到替代品的威胁。因此,企业要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形成核心能力的突破性进展,使自己永远走在市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