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位于中国的最西部,占国土的1/6。中国的大西北地区又占国土的2/5以上,受其战略地理位置决定,在推动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过程中,大西北,尤其是新疆,将出现一个外向型经济。
一个外向型经济应该以制造业为基础。它应该有生产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集群,发达的物流系统以及专业市场。只要中国把面向中亚、南亚、 西亚、中东、非洲以及东欧等市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转移到新疆生产,新疆就变成了广东。只要中国把面向国际市场的商品通过新疆的专业市场来批发,新疆就变 成了浙江。当新疆出现大批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时,新疆的经济实力就足以辐射周边国家。如果中国能以当年建设深圳和上海浦东,或者近年来建设重庆的 决心、魄力和速度来建设新疆,不出20年,中国经济就会稳稳地站在以海权为基础的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以陆权为基础的欧亚大陆经济圈这两条腿上。
目前在新疆发展制造业的一大制约因素是原料,但这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如果新疆把能源产业的产业链做长,发展下游的石化工业,仅仅塑料就可以成为许多劳 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原料。同时新疆也完全可以以棉花为中心建立轻纺、服装等产业链。这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既可以帮助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产业实现境内转 移,也可以有效地解决西部的就业问题,在非洲,中国企业大举投资当地的能源资源,这种投资为当地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中国政府通常以援建基础设施作为对这些国家的回报。由于当地政府经常 要求保证工程进度,当地工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胜任这些任务,中国企业不得不从国内派来工人。其结果是尽管中国政府援助的基础设施表明中国想回报当地社会, 当地的普通百姓却很难从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中受惠。当长期失业和贫穷引起政局动荡时,中国的投资并不能因为提供过基础设施的援助 就能身免其害。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必须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才能维持社会稳定的时代。
由于新疆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新疆输出的能源,在东部进行深加工受益程度有限 (只是在最近才准备改变资源税的比例)。作为回报,中央政府为新疆建设包括高铁在内的基础设施,并安排各省对口支援新疆。然而,很多项目经常是谁出钱,谁 中标,谁出工人。虽然中央政府努力去帮助新疆发展,但是新疆,尤其是南疆的少数民族人口直接从这些项目中受惠的机会很少。
如果不能在新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以扩大就业,以央企主导的能源领域发展力度越大,其工资水平的上涨就越容易成为进一步扩大当地居民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原因。通过被动的扶贫形式让当地少数民族受惠于新疆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业问题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他国发生摩擦的一个焦点。新疆发展起来了,中国才能搞定中亚、中东和非洲。如果无法解决投资地的就业问题,中国 在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早晚要受到当地政治波动的负面影响,因为这种投资本身由于加深资本受入国的经济不平等等于是在加速危机的到来
应在新疆大力发展制造业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