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惠又环保 ——我州推广农村能源建设纪实


 日前,记者走进个旧市大屯镇小寨村委会官沟村,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生活环境清幽静美。自2010年10月,官沟村被确定为云南省林业农村能源生态示范村以来,村子的很多农户都建沼气池,用上了沼气灯、沼气灶等新型能源。同时,不少农户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发展了多种新型能源和生物质能源。近年来,不仅官沟村,很多村子都在大力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

  “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是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举措。”近年来,州委、州政府一直着力推进我州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州累计投入经费2.05亿元,新建农村沼气池12.72万户、累计达26.71万户;节柴改灶8万户、累计达69.87万户;太阳能热水器累计达4.1万户。这一项目的大力推进,为我州的广大农户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同时也闯出了我州农村能源建设的一片新天地。

  官沟村的示范意义

  官沟村是云南省第一个林业农村能源示范村,据悉,该项目自2010年12月开始动工,于2011年4月底全面完工,该项目主要是在官沟村发展多种新型能源和生物质能源,即以沼气为纽带,结合改厨、改厕、改厩,同时利用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风能,建成“五配套”(即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的“猪—沼—菜”的生态模式,达到最佳的节能、生态和环保,全面改变农村的生活、生态环境。即主要通过为农户建沼气池、节煤炉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改建和新建厨房、猪厩、卫生间等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设施,改善了群众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基本用能状况。  

  村民李明是官沟村第一家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建设沼气池的农户,在这一项目中,李明家得到了政府5000多元补贴,他自己仅筹集了1000多元就完成了建设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厩等项目建设。随后,很多村民也积极响应这一项目。现在,该村村民都已用上了沼气灶、沼气灯、太阳能热水器,该村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能源生态村建设项目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而且改变了广大农村长期形成的以薪柴为主的用能习惯,村民们普遍使用沼气灶、沼气灯、沼气自动饭煲后,干净又省事,使得“昔日粪草满庭院,砍柴烧饭烟熏眼”的村寨变成了今日使用清洁高效沼气的低碳新农村。

  经济实惠的新型能源

  长期以来,我州农村的能源使用情况都比较单一,要么是煤炭要么是柴火供能,但是这些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如何改善这样单一的用能结构是党委、政府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而类似官沟村即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多种新型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的新形式,无疑是破解我州农村用能结构单一状况的一次积极的探索。

  官沟村大量发展沼气能源,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该村的生活用能问题,而且还节约了很多资源。据测算,建一户沼气池,年节约薪柴3吨,年节约电168度,年平均产气530立方米,折算成标煤,每年户均增加0.21吨标煤的优质能源;开展省柴节煤炉灶,年可节约薪柴1吨;发展太阳能热水器,每户年可节约电400度,整个官沟村,年可节约薪柴260吨,节省电38320度。平均每建一户沼气池,年可节约的3吨薪柴按现行价每吨250元计算,价值750元;产沼肥3吨,价值400元;节约砍柴工50个,按每个10元计算,价值500元;节约电168度,价值85元;太阳能热水器可节约电500度,价值300元,还解决了农户的洗澡难题,合计每户年可创经济效益1725元。整个官沟村加上太阳能、风光互补路灯,65户年可创经济效益112925元。

  同时,发展沼气,还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据统计,按照个旧市每亩薪炭林蓄积1.6立方米计算,每户沼气池年节约薪柴3吨,折合3.8立方米,相当于可保护2.4亩森林。每户节柴灶年节约薪柴1吨,折合1.25立方米,相当于保护了0.8亩森林,整个村年可保护森林资源208亩。仅一个村子的推广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应,在全州农村推广,其节省的资源将不可估量,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州农村目前的用能结构。

  探索农村能源建设新路子

  令人可喜的是,我州近年来不仅在个旧推广这一项目,而且在开远、蒙自等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切实探索和开辟我州农村能源建设的新路子。在开远,很多村子都建有沼气池,用上了清洁能源,其中羊街乡全乡8218户农户中,就有5557户建就有沼气池,使用了新能源。在蒙自,一些村子也在积极推广新能源建设项目,大力发展以沼气池为纽带的新能源项目,其中,蒙自市文澜镇马房村委会就有1200多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很多村民在使用沼气池等新能源后,都感觉很方便。

  但是,沼气池的建设也需要进行有效管理,甚至有“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之说,现实中,由于许多农户没有管理经验,有的农户沼气池运行多年,没有进行过一次大换料,甚至有的山区农户沼气灯罩坏了,也要走几十里山路才能买到。由于这些原因的普遍存在,导致了使用率下降、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出现。为此,我州也及时针对存在的情况采取措施,在沼气池建设集中的地方设置沼气技术服务站,切实解决沼气用户存在的问题。开远羊街乡设置了一个沼气技术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立一个沼气服务站和13个服务点,购置了服务用车、抽渣车等基本工具,切实为该乡沼气用户解决困难。据悉,该沼气服务站成立至今,已累计为4000多户沼气用户提供了1.5万次服务,为羊街乡的沼气用户提供了方便。在蒙自市文澜镇马房村委会,也成立了农村能源建后服务网点,主要负责马房村、大台子村等村子的沼气池用户的服务和维修,切实为农村能源建设提供好相关服务。在负责该网点的金平亮师傅的指导下,当地群众对“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率很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州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及相关服务的改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将会得到极大推进,这一项目不仅能为我州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低碳、环保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也能为我州农村能源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