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条件下英雄的标准


论(209

2013-3-13

全球化条件下,英雄的标准

 

       关于“英雄”和“英雄”的标准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看来都不同。但是在全球化时代会有一些共同的标准。比如,维护世界和平的人会被认为是英雄。比如坚持本国独立与平等发展的人会被认为是英雄。如果否认全球化条件下有一些共同的标准,仅仅以本国(如某些发达国家)或本集团的某种利益得失来衡量英雄,是不完整、也不科学的。

       不管是查韦斯,还是金正日或卡斯特罗,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都坚持了本国独立发展,坚持国家的平等地位,所以取得了本国人民的支持或者拥护。这是不以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意愿所能改变的或抹杀的。

       最近看到网上有一篇文章,是陈伯达(?)之子写的。将新中国的六十年划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完全否定前三十年。还有一篇文章讲,腐败为什么导致国民党下台没有导致共产党下台,等。这些文章有一个基本的错误,就是抽掉了全球化的时间和空间及其统一,单纯来讲功过问题或腐败问题。没有了全球化时间和空间及其统一,谈任何重大问题都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和价值。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最大的成就我看就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由于坚持了这条道路,使得后三十年的发展可以不受别人制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看看日本由于仰赖美国或受到美国的制约,被迫签订“广场协议”以后二十年来经济不振。真难受。看看俄罗斯戈尔巴乔夫按照别国的经验走,使得俄国失去了发展时间资源。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功绩就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所以腐败并没有使其如国民党那样垮台,人民给了共产党以改正错误的机会。国民党追随和依赖外国势力,甚至在抗战中还经常乞求外国的调停,希望与日本和谈(对此国民党的高官们都承认。见《战地萍踪》一书)。它能不垮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