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正能量


       朴素的语言道出精彩的故事,默默的奉献助力红河的发展。3月7日上午,以“学习贯彻十八大,建功红河新发展”为主题的全州优秀女性风采展示交流会上,来自全州各行各来的女领导、妇企业家、妇致富带头人、女村官、女干警、女教师、女医生和创业女性代表交流发言中,分享了他们精彩的成长故事。他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辛苦打拼,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他们在自己发展起来的同时还帮助身边的人共同进步,他们的经历地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涵义。谨选取其中的几个实例,让读者一同感受这份难得的半边天力量。
  
  满怀激情的投入
  近年来,我州的旅游业不断发展,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旅游项目在2012年已经迎来了井喷式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州的努力,尤其是州旅游局局长吕娅莎的辛勤付出无法分开,此次交流会上,吕娅莎被选为交流代表之一。
  在交流会上,吕娅莎道出了多年辛勤付出的努力,其中一个小故事可见一斑。2012年,吕娅莎与同事到上海参加旅交会时,去拜会了给予红河旅游宣传大力帮助的申通地铁集团,经过推介,申通集团决定把价值上千万元的上海地铁的黄金地段拿出来,无偿宣传红河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申通集团的领导后来说:“之所以拿出这个大手笔,是看到吕娅莎在介绍红河旅游发展资源时,激情满怀的投入状况形成的强大气场打动了他们。”
    “一谈起旅游产业的重要性来,你就像一个虔诚的布道者。”曾经有人这样对吕娅莎说。也许,正是因为其满怀激情的投入工作,虔诚地去一点点耕耘和播种,才为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开的局面。
  
  从头再来的打拼
  她曾经是一名下岗工人,也曾经有过痛苦和绝望,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但是她没有气馁,勇敢迎接了生活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了一份自己的事业,现在,她是一家拥有注册资本4500万元、有400多名员工的汽车经贸公司的董事长,她就是红河州天鸿汽车经贸有限公司的向丽珍。
  向丽珍说,“我是一个永不言弃的人,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此次交流会上,向丽珍讲述了自己的部分经历。下岗后,向丽珍从事过烟酒销售、开过茶馆,随后才投身汽车销售行业,2006年,她在开远东联村租了300平方米的展厅开始做汽车销售。
  当年,向丽珍申报上海大众汽车4S店时,刚好遇到全球金融危机,项目申报一再受挫。但是向丽珍并没有放弃,她想,危机,危险中自然蕴藏着机会。向丽珍默默对自己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拼了!”
    为了拿下红河州第一家上海大众4S店,向丽珍多次到德国、上海总部申请,把她的经历一一向总部领导诉说:“我虽然是女同志,但我并不少于男同志的吃苦拼搏精神,我有信心把上海大众汽车在红河州做到第一,我已经准备好了,请给我一个机会。”向丽珍的经历和胆识最终感动了老板,批准他在红河州建第一家上海大众4S店。从头再来的勇气,吃苦耐劳的拼劲,让向丽珍在激烈竞争中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
  
  从无到有的创造
  李红芬,建水县利民乡清江村人,其家乡地处高寒山区,村民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仅能满足温饱。为了能实现更大的发展,尽快摆脱贫困,李红芬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1998年,李红芬看到村子隔壁的玉溪华宁县华溪镇的村民种植柑桔致富了,她当时就心动了,她对自己说,“别人能种植柑桔致富,我们为什么不能?”随后,她和老公就背起锣锅上山了,在地里支起窝棚,开始了艰辛的柑桔种植路。
  一开始的种植,李红芬就遇到了天灾,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他们辛苦几个月种植的柑桔苗全部冲走。但是,李红芬并没有放弃,她先后跑到隔壁的农户那里学习取经,并买来相关书本和光盘自学。在经过一遍遍扎实的学习之后,李红芬更加有信心了,她的柑桔终于种植成功。
  现在,李红芬成立了建水县溪邑果业有限公司,公司又两个柑桔生产基地、一个放养绿皮生态蛋鸡基地、一个柑桔分果厂,公司又员工70多人。在自己实现致富后,李红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乡亲们,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了当地的乡亲,很多人也跟着种植柑桔致富。目前,李红芬的柑桔产业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身处贫困中,但是她不敢于贫困,从无到有的创业,李红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自力更生,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也成就了他人。
  从吕娅莎、向丽珍、李红芬身上,从无数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女同胞们身上,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份真实的重要的半边天力量,正是有了这份力量,世界方能显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