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概率”学习心得体会
李金朋
听了路玉华老师的“观其变化,思教学之策——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精彩的案例给人以智慧,有如梦初醒的感觉。经过一上午学习,我对教材中新增加的“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典型性、综合性、新颖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用活动的方法有效开展教学。(2)给学生更多练习、实验的时间;例如:让学生能用“正”字计数,这也是数据整理的一个重点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总结和自我反馈。还有就是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计算机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模拟实验是概率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多样性:如新课程提倡的是“做中学”,也可以“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讨论中学习,又说又听又想),等等。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在统计学方面要首先让让学生懂得如何收集数据,如抽样调查要有代表性,这是样本的核心问题,没有代表性就没有说服力,然后数据整理要让学生明白画图和列表优缺点,以方便学生正确选择利用,最后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要把重点放在理解平均数概念意义,使用特点及局限性上。(2)在概率教学中,对于一些统计与概率的定义和术语,只要求学生理解,不要求背诵。如“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可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去辨别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什么是“确定事件”,而不必借助实验探究。同时掌握用树状图和列表来列举事件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最后引进概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求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必让学生死抠概率等概念。
以上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