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页岩气网讯:一个储量规模为2831亿立方米的气田,总共钻井数量高达3000口。
“页岩气的开采投入很大,现在中国页岩气投资刚刚起步,其商业前景如何,现在并不明朗。”陈卫东对本报记者介绍。
这并非杞人忧天。 根据国内某研究机构《中国页岩气开发与未来监管框架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常规油气钻探出干井或者不具有经济开发的油气井非常多,早期油气钻探的失败率高达40%,勘探开发埋藏更深的页岩气风险更高。根据哈丁歇尔顿能源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一个页岩气开发项目成功的几率只有10.8%.同时,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性与常规油气田截然不同。根据壳牌中国《技术对页岩气项目成功与否的作用》显示,由于页岩气具有三低一高一块一长(气层压力相对较低、单井产量低、采收率低、投入高、产量递减快、生产周期长)的低品位特点,一个成功的页岩气开发项目需要勘探上千口井,其中包括少量勘探井、许多评价井和大量的开发井。
一位油气领域的资深专家对本报进一步指出,除了项目初期需要大量打井以确认投资价值外,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单井产量低、高产期短,为了维持整个气田的产量,也需要不断地打井。储量规模相当的一个常规气田和一个页岩气田相比,完成常规气田的开发,总共只需要钻探几十口井,而一个储量规模为10万亿立方英尺(等于2831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气田,总共钻井数量可能要高达3000口。
以美国最大的马塞勒斯页岩气田为例。该气田埋深700-3000米,需钻探10-22万口井,每口井投入在300万-400万美元之间,这样仅用于钻井的投入至少为3000万美元。
“中国的页岩气地质条件比美国更加复杂,投入会更大。这就要求页岩气的开发上具有充分的资金实力。”前述油气领域的资深专家指出。
根据有关专家推算,要实现2020年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的产量,勘探、开发、管网和公共基础设施8年的总投入在1万亿以上,年均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元。而根据国际能源咨询机构HIS研究显示,2011年中国页岩气的开发投入不到15亿元。
国内页岩气开采不但面临投入巨大的问题,还会遇到技术不成熟的瓶颈。《研究》指出,中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尚未形成页岩气开发的系统性配套技术。尤其是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且能够实现经济开发的关键技术,如水平井钻井、完井、测试、分段压裂改造,以及压裂液配方等,还需进一步攻关和完善。
“中国在传统油气领域勘探开发的现有技术水平虽可作为借鉴,但目前也难以完全满足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要求。”查全衡表示,即便是引进国外技术,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本土化过程。与美国相比,中国页岩气埋藏较深,开发难度大,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摸索。
本报获悉,为了获取技术,国内石油公司与美国石油公司或者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合作将是近期页岩气开发主要方式。例如,中石油与BP公司签订协议联合开采页岩气,与RPC公司签署了互派页岩气压裂技术培训协议,在页岩气开采中与哈里伯顿公司合作等等;再如,中石化也在和雪佛龙、BP等石油公司洽谈页岩气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