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授权:该放手时就放手!


领导授权:该放手时就放手!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谈到授权,对于每个管理者而言都不陌生,但在实际管理中真正的做到授权的却很少。很多管理者虽然也知道许多事情需要下属去做,但总是担心或者不放心下属去做,所以总是自己就亲身亲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而下属却对此不满意,如此以来,就导致下属的责任心下滑、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效率也越来越差,造成这些现象主要原因还是管理者不善于授权或不敢授权造成的。
 
谭老师表示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信息巨增导致领导工作量倍增,各级领导者尤其较高层次的领导者,必须学会正确授权,减轻人力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组织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所以——做老板的要学会当好裁判,而非使自己成为球星;要学会当好企业家,而非使自己成为职业经理人;要学会做个企业家,而非仅仅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一个企业在创业时期,老板往往是事必躬亲、全责全能,这对企业的快速决策和发展是有好处的。然而,等到企业上了一定规模,老板就要逐步退出一些事务性工作,分权授权给其他贤能之士,建立团队管理和现代公司制度。否则,老板如果太能了,独任己而眼中无贤,当然就没有可用之人了。
 
“授权”比“命令”更重要也更有效。但是,领导者该如何做好授权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即,在向员工授权时,既定义好相关工作的权限范围,给予员工足够的信息和支持,也定义好它的责任范围,让被授权的员工能够在拥有权限的同时,可以独立负责和彼此负责,这样才不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也就是说,被授权的员工既有义务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并为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也有义务在看到其他团队或个人存在问题时主动指出,帮助对方改进工作。
 
虽然领导者操心费神,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整个团队毫无生气,毫无创造力,目标的达成与否全系于领导者一身。这样的下达指令型的授权,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的授权,管理着必须亦步亦趋地监督下属,而下属离开领导者的指导就会不知所措。这样的团队怎么可能有执行力呢?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多么伟大的目标,成功与否只能依赖领导者一个人,这种状况对于一个企业是相当危险的。
 
可见,在实践中,没有支持,得不到授权,任何制度都不会顺利的执行下去的。而在一些企业里边,老总的老部下跟亲随,往往是制度的破坏者跟阻挠者。面对着一个个主管、经理、封疆大吏,小小的行政主管能奈他们何?正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呢,碍于情面就放他一马。长此下去放这个一马放那个一马,制度也就不成制度了。
 
而得到老总的支持与授权,拿到了尚方宝剑后,管你谁谁,只要违犯了制度就照章办事,杀几只鸡,就不信他们的血吓不倒你们!这样其他的员工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公司制度也能得以顺利执行。当然了,大棒是必要的,胡萝卜也是不可或缺的不是么?有效的授权,对于企业有什么好处呢?谭小芳老师认为有以下两点:
 
1、通过有效授权,授权者将庞大的企业/组织目标轻松地分解到不同人身上,同时将责任过渡给更多的人共同承担,让团队每一个职员更加有目标、更加负责任、更加投入、更有创造性地工作,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巨大力量和“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协作精神。
 
2、通过有效授权,企业减少了控制,摆脱了依从,领导者从权力的烦恼中走出来,被授权者增加了自主性,感受到了责任感,提高了工作的能动性,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获得了更快的个人成长。有效授权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激励水平、高效率的团队和优异的业绩。总之,谭老师表示,授权能力是决定一个领导者能力高低的标志,希望各位领导者都能提升授权能力!
 
通过有效授权与激励,优秀的领导者得以用简约的、低成本的方法让员工自动自发、创造性地工作。授权就是复制自己,就是让别人为你工作,是放大自己时间的杠杆,是决定一个领导者能力高低的标志。谭老师独创性提出了“授权7步骤”步步都是实战招数(详略),她还运用这授权7步骤的心得体会以及一些案例及其分析,助你有效掌握授权技巧。谭梵老师认为,授权一般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责任,即部属所要承担的工作责任。
第二个要素是任务本身,即要求部属完成某项工作。
第三个要素是权力,即赋予部属完成某项工作相应的权力。
 
授权三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握了以上三个要素,才能为一次成功的授权打好基础。谭老师的《领导授权培训》,可以指导领导者该如何授权一词的特定含义引入工作之中;指导领导者建立一种新机制以使每个人、包括经理在内获取权力;指导领导者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
 
指导领导者在工作中求得发展,变得更加有学问,从而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最终获得更充分的权力。杰克韦尔奇有一句经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乍听此言,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深入细想,豁然开朗:管得少并非说明管理的作用被弱化了,效率管理,可能会产生1000%的效果。我们先来看看美的的案例吧——
 
在中国家电业内,何享健被看作是最潇洒的企业家。他甚至从不用手机,也没有手机。“很多事,他们不用请示我。我要找人,几分钟就能找到。每天我一下班就回家,一步都不再离开,晚上从来不干活。”何享健笑说。在业界,他对高尔夫的钟爱很是出名,除了周六、日要打球,周一至周五也总有一两天在绿茵场上度过。而同在顺德,同为家族企业的格兰仕,两位创始人老板据说现在每天工作还超过10个小时。
 
一位非常熟悉美的内部运作的同业人士指出,何享健的本事指导领导者“能把职业领导者放得很远,又能收得很紧”。领导者在享受充分授权的同时,也接受着严峻的业绩考验。长久以来,何享健十分认可一些跨国企业的做法,经营单位两个季度未完成指标尚可原谅,第三个季度还没完成,领导者就要下课。
 
在美的,每个人证明自己的时间很短,基层的业务员一般只有3至6个月,事业部总经理也是一年一聘。美的人习惯于接受这样一种文化,业绩指标达不到,即刻换人,如果达到了,上至领导者下到一个普通的销售员所获得的奖金激励也是行业内最为可观的,甚至有知情人士用“多得吓人”来形容。在实际工作中,谭老师表示明确授权的误区与掌握授权的艺术同样重要。因为它能使企业领导者避免陷入困境,从而有效地克服和防止授权的失败,导致企业领导者授权失败的误区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1.含糊其词式的授权.这类授权人在向下属授权时总是不明不白的,这使得下属不得不揣摩授权人的真正意图,畏首畏尾地开展工作。
2.主观式的授权。这类授权人不是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权力授权,而是以与自己的亲疏程度等作为授权的依据。这种做法,是官僚主义产生的温床。
3.截留式的授权。授权人总是不适当地担心他授出的权力会被滥用,或者认为完成某项工作不需要那么多的权力。因此他在授权时,只授其权力的一部分,使得下属无法正常完成交给的工作。
4.随意式的授权。陷入这一误区的授权人往往不能根据客观工作任务的情况,对接权人所具备的能力等事实去慎重挑选接权人,而是以个人好感取人,或者从平衡组织内各派权力出发挑选接权人。
5.遥控式的授权。这类授权人混淆了对下属开展工作实施监控与放手让下属工作的界限。授权人往往包揽许多本该属于下属处理的工作,分散了作为全局负责人的主要精力,又严重地束缚了下属的手脚。
6.无反馈式的授权。这种方式授权使企业领导人既不能及时获得各方面的信息以便修订本单位的发展战略、策略,也不能使授权人根据各种变化,有效地指导下属的工作,其结果会使授权人及其组织无法在各种发展变化面前制订、实施有效的应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