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惠誉将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由AA-调降至A+后,其同行穆迪也对中国的评级展望进行调降。至此,中国的评级展望已经遭遇到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两个的调降,尽管我们可以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说它们不了解中国国情,甚至可以说它们这样做是别有用心。但是,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不管我们对这些国际评级机构如何看待,至少有一点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其对于世界各国的评级,基本上还是客观公正的,比起国内的那些个评级机构睁着眼睛说瞎话,甚至把即将垮台的利比亚的信用评级评得跟美国一样高的笑话相比,不知道要客观多少倍了。
再说了,作为国际性的评级机构,其对于世界各国政府的评级,不管怎么说都不会也不敢信口雌黄的。从本次经济危机以来,三大评级机构对欧洲一些国家的评级来看,尽管是广受欧洲国家,特别是那些被其降级的国家的诟病,但是,现在来看,却基本上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其评级所存在的问题,恐怕还不在公正与客观上,而在其往往都是事后的评定。还没有能够发挥出其对于投资者的指导性作用,即事先发现存在的风险。
中国目前的问题其实就是由房地产所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与影子银行问题,而这两者又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能不能很好的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关系到我们能 不能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大问题。现在来看,似乎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而这方面的前车之鉴又早已经多次告诉我们,这一问题不解决,其后患是无穷的。这或许就是这些评级机构调降中国评级的原因吧。也算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