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76年严复第一次来天津、笠年赴英留学
严孝潜
有关严复第一次来天津的时间,过去已出版的书籍和资料,都说是1880年,实际上严复第一次来天津任职是在1876年,对此,地方史志等都不曾提及。
1875年5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6月李奏称“此省文武洋务多生,殊乏可用人才”。随后,李开始大力搜罗人才。同年8月沈葆桢调任两江总督,由丁日昌继任福建船政大臣,到了1876年4月,清廷又改派吴赞诚督办福建船政事宜。李鸿章逐向吴赞诚提出要聘请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来天津工作。
于是在1876年8月严复等四名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被李鸿章聘到天津,准备接收从英国订购的炮船。这是严复第一次来到天津,也是李鸿章第一次见到严复,对严复印象颇好,认为严复“洋学、船学均有涉历,才器大可造成”。李鸿章在9月21日复吴赞诚的函中提到这件事:“张成、严宗光(严复)等四弁,洋学、船学均有涉历,才器大可造成,敬已遵,留津效用,伺英国炮船到后,再派管带回闽募水手来。昨据赫德面称本拟七月间炮船二只可到,风水阻滞,尚无确信,或九、十月可来津。另二只则明春可至也”。
早在1873年12月26日,沈葆桢就正式向清政府奏请派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赴英法留学,不久,清廷批复,命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等人会同沈葆桢共同筹商其事。后因沈葆桢受命赴台,留学事暂且搁置。
1875年12月,丁日昌继任福建船政大臣,他也很关心派留学生这件事,便致函李鸿章认为派遣留学生一事乃当务之急,不可延搁。沈葆桢这时也多次致函李鸿章,催促加紧办理。李鸿章在派遣留学生这件事上,本来就和沈桢葆意见相同,所以,就很热心的操办这事件,与已经确定下来的留学生领队李凤苞、日意格多次碰面,就留学生章程、经费开资等再三讨论,并在1876年9月达成共识,拿出了详备方案。然后,李鸿章委托李夙苞就早先拟定的留学生名单再做审查。
稍后李凤苞向李鸿章提出,因驾驶学生出洋缺额,要先带原调来津严宗光二人回闽充数。本来李鸿章调严复来津是要准备接船的,因为李鸿章在1875年4月,向英国订购了四只炮船,转年交货,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购买外船,所以李鸿章调严复等四人来津,正是为接收驾驶这四只炮船而来。其中两只炮船原拟在1876年8、9月间到达天津,但实际直到11月中旬才到津,随后李鸿章于11月27日至28日,在大沽口亲加演示验收后,授名“龙骧号”和“虎威号”。这两只炮船的吨位是二十六吨半,而另外两只的炮船的吨位则大近一半,是三十八吨的大船,则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到津。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一方面考虑到自已是派遣留学生出国工作的组织者,而且自已又十分赞同派遣留学生,另一方面严复这次初次来津,又给他留了个很好印象,认为“才器大可造成”,所以也就同意李夙苞的意见,改派严复出国留学。这在10月30日,李鸿章复吴赞诚的函中可以知道这件事:“丹崖(李凤雹)以驾驶学生出洋缺额,先带原调来津严宗光二人回闽充数。明春三十八吨炮船二只续到,仍祈酌派驾驶可靠而不愿出洋者北来补额可也。”要吴赞诚在明春派二人补额。
严复离津回闽当在11月以后,这批留欧学生于1877年1月被清政府正式批准到英国留学。据1877年4月吴赞诚奏称,″华监督李凤苞、暨洋督日意格于二月二十七日带同道员马建忠、文案陈季同、翻译罗丰禄……严宗光(严复)等乘坐本厂济安轮开赴香港″。
综上资料,我们可以确定,1876年夏天8、9月间至11月或12月间,为严复第一次在天津逗留的时间。
后来,1877年5月7日,严复等一行抵达法国马赛港,学习制造的生徒,则分赴法国的学校、工厂学习;去英国学习驾驶的严复等12名学生,旋则前往英国。
5月13日,严复等人隨李夙苞、日意格到中国驻英公使馆晋见驻英公使郭嵩焘。
郭嵩焘时年59岁,1875年被命在总理衙门行走,擢兵部待郎,1877年1月21日到伦敦任驻英公使,是清朝第一个驻外公使。他博学多才,思想开明,热心洋务,反对由封建国家垄断新式工业,主张扶植中国民间工商业,鼓励私人经商开矿,海运和外贸应交由商办,遭守旧势力的排斥和反对。
在这里,严复与郭嵩焘这两位年龄悬殊、经历迥异、而都极富个性的人首次相会了。后来他们成为“忘年交”的朋友,一个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结识驻在国的公使,並成为“忘年交”的朋友,这在留学生与驻外使节的交往中留下了一段佳话。
9月27日,严复、方伯谦、何心川、林永升、叶祖珪、萨镇冰等六人通过了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入学考试。正式入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学习。
1878年6月,格林尼次海军学院举行期末考试,严复等6人成绩优异,“出类拔萃”。
7月1日,应身兼驻法公使郭嵩焘的邀请,严复与方伯谦、萨镇冰、罗丰禄
等六人隨李凤苞自伦敦至巴黎游历。
8月上旬,严复等在巴黎的参观考察结束。他们特意在巴黎留影后,严复与方伯谦、萨镇冰自巴黎返伦敦。
8月3目,郭嵩焘致函英国外交部,请求让严复继续在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再
学习一学期,俾使胜任中国政府业己为其安排之职位。其它五名学生则请求按排到皇家海军船舰上实习。
郭嵩焘所提“让严宗光继续在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再学习一学期,俾使胜任中国政府业己为其安排之职位。”指的是时为船政大臣的吴赞诚当时已将严复确定为教职人选给以按排。
8月14日,英国外交部致函郭嵩焘,同意严复仍留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学习,并按排其它五人去船舰实习。就这样,严复又继续在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学习一个学期,学制为9个月。
1879年2月2日,严复前往使馆拜见新任出使英法钦差大臣曾纪泽。
7月(六月)间,严复以优异成织在格林尼次海军学院以“考取头等毕业”,所学高等数学、化学、物理、海军战术、海战公法及枪炮营垒诸学,“考课屡列优等”。英方拟安排严复上英舰纽尔卡斯号实习一年。
8月2日,曾纪泽致函英国外交部,因“严宗光已奉电召立即回国”,取消严复上舰实习计划。
原来船政大臣吴赞诚,因福州船政学堂需要人才,电召严复“调回充当教习”。这样,严复成为唯一一个没有上舰实习的中国海军留学生。
8月14日,严复前往驻英使馆拜谒曾纪泽,向其辞行。
稍后,严复离英回国,结束了留学生涯。
1879年9月(八月)底,严复回母校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教习。
时任福州船政大臣的是黎兆棠,当时严复月薪百元。
《严复在天津三十年》之二:1876年严复第一次来天津、笠年赴英留学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