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两枚重磅炸弹分别在京沪楼市引爆:京沪版房地产调控细则终于落地这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尽管两地政策各有异同,可从政策措施来看,无疑是最严的地方版调控。京沪于同日出台最严调控细则,表明一线城市已经吹响了痛击房价的号角。
首先,京沪两地都明确房价控制目标为稳定,房价稳定则预期稳定,民众购房心里将趋于理性。京沪对于房价控制目标的要求是相同的,即以房价稳定为前提制定房价控制目标,绝不会出台涨价目标,这向市场传导的信号是房价不会涨。
这样,在其他诸多政策措施的叠加影响下,民众对于房价的心理预期将发生巨大变化,即由上涨预期强烈变为房价稳定,其在决定购房时就会变得理性很多。民众购房过程中,成交周期拉长,议价空间加大将是必然。
其次,京沪两地都在一定程度上收紧限购政策,并最大限度地堵住了违规漏洞,这样,投机及投资性购房需求将被完全逼出场外。京沪都明确表明严格执行限购措施,并协调诸多部门严把限购资格审核关,以期最大限度地堵住违规漏洞。
除了从严监管外,北京还出台两个硬性规定,一是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在本市未拥有住房的,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在本市向其出售住房;二是对不如实申报、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的家庭,不予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家庭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且5年内不得在本市购买住房,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限购大幅从严,并堵住违规漏洞,将直接导致投机投资需求被完全逼出场外,市场需求将锐减,房价下跌是必然。
第三,京沪两地都在一定程度上收紧了信贷,具体体现在,一是强化对借款人的资格审核;二是收紧二套房贷,严格执行现有二套房贷政策,适时调整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北京细则明确要求根据本市房价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三是叫停三套及以上房贷。
信贷从严,意味着民众购房难度加大,成交周期将拉长,这不仅将导致市场需求降低,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开发商及拥有房源的投资客的心态,从而促使房价下跌。
第四,京沪两地都明确规定对出售自有住房按照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依法严格按照转让所得的20%计征。
20%个税政策,大幅增加房屋交易成本,将直接导致民众对于房屋投资的获利预期下降,从而令市场需求大幅减少房价下跌是必然。
第五,京沪两地都在增加普通住房供应方面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具体体现在,一是确保普通商品房项目的土地供应;二是加强土地开发管理;三是对中小套型住房套数达到项目开发建设总套数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符合信贷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支持其开发贷款需求。
在土地供应尤其是开发贷的刺激下,开发商开发中小户型商品房的积极性将显着提高,商品房市场供应套数将显着增加,市场将呈供大于求态势,房价下跌是必然。
第六,京沪两地都明确完善保障房供应体系及供应目标,其中,上海细则明确,确保今年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0万套、730万平方米;北京细则明确落实2013年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6万套,竣工7万套的任务。这样,将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商品房市场需求,从而令房价下跌。
第七,京沪两地都明确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进一步严格执行“一房一价”、明码标价,商品住房销售方案备案审核等规定。在此基础上,北京明确要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确保预售款优先用于工程建设。
加强在预售环节的价格管理,尤其是严格预售款监管,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购房者的权益,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令开发商的资金链趋紧,促使其理性定价并加快推盘进度,从而促进房价下跌。
第八,京沪两地在加强市场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具体体现在,一是加大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捂盘惜售和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查处力度;二是严肃查处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
从严查处市场违规行为,将促使开发商、中介机构守法依规经营,不仅将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市场环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民众盲目购房,从而促使房价下跌。
第九,京沪两地都明确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引导居民理性消费。具体体现在,一是明确要求要全面、准确、及时发布房地产市场信息;二是正确解读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居民理性消费;三是要加强舆情监测,对涉及房地产市场的不实信息,要及时、主动澄清。
市场预期直接影响房价走势,在公开透明的市场信息环境下,民众盲目购房、盲目追高等行为将大幅减少,房屋交易的成交周期将显着拉长,房价议价空间也将随之拉大,房价下跌是必然。
京沪细则九招同出 吹响痛击房价号角
评论
编辑推荐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