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彭丽媛STYLE引发的思考


最近几天最热门的搜索当属新晋第一夫人彭丽媛style了。为什么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却引来中国人对于成名已久的第一夫人如此的关注呢?笔者搜索了一下,发现大家把更多关注放在了彭丽媛的着装和手提包上。就此,营销策划专家利均指出,国货的制造工艺和水平本就不差,很多奢侈品皆由国内代工便是实证。只是基于一些人爱面子、攀比,甚至是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感觉使用国货彰显不出自己的品味和档次。如今“第一夫人”出国随访也使用上了国产包包,不仅不跌份,反而为其优雅的气质增色不少。同时,这也给其他一些官员以及他们的夫人们提了个醒:以后还是用物美价廉的国产包包吧,这既是潮流也是趋势。

第一夫人圆了国内高端服装品牌中国梦

两会过后,新当选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于322日早上8时许,乘专机离京赴莫斯科,开启为期9天时间的俄罗斯、非洲四国之行。习主席的此次出访备受世界瞩目,意义深远。

显然,从飞机一落地,国内网友们的关注点就迅速转移到了第一夫人的着装上,相对于生涩冷冰冰的政治来说,这无疑给了网友们更多的追捧和效仿的契机。

然而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短短几天内,“第一夫人”彭丽媛的穿著打扮和言行,在大陆不仅受到追捧和仿效,更是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难怪有媒体惊呼:国内掀起了一股罕见的“第一夫人”风潮。眼尖的朋友便发现,“第一夫人”彭丽媛走下飞机时,手里的黑色手提皮包分外抢眼。不久,网上就传出此包乃国内某公司专门定做。

第一夫人圆了这家中国本土企业的中国梦。当然,更加让我们受到启发的是,中国本土品牌并非没有能力做出顶尖的高端产品,只是我们国内品牌企业的品牌打造能力不足,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积累不够;而另一方面,也对中国顶级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提出了挑战,中国消费群体对于奢侈品的消费是否应该回归趋于理性呢?

第一夫人为整个中国制造正名

显然,第一夫人彭丽媛着装大有为中国正名的感觉。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创意和创意能力,只是中国顶尖消费人群的固有消费理念,导致国内高端奢侈品一直处于国际大牌的阴影里。这次,第一夫人终于让例外等国内顶级品牌扬眉吐气了一把。

穿红时尚品牌不再只是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Obama)的专利。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亿万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已经开始津津乐道于一些本土设计师品牌的高端客户。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包括“例外”、“无用”在内的高端设计师或定制服装品牌成为公共搜索热词。更有传言,“例外”品牌的创始人毛继鸿已打算“消失”一段时间,因为,太多人在找他。

作为联结政经界和时尚界的纽带,“例外们”的走红并不意外,因为其代表的是整个业已蓬勃的高端服装产业。而在欧美奢侈品牌“侵蚀”中国市场蛋糕之时,这些深藏闺中的“Designed by China(中国设计)品牌亦划出了一抹自主品牌的亮色。

本土大牌到底能从国际大牌手中抢回多少份额?

第一夫人助阵,本土大牌们到底能够从中获取多少份额呢?营销策划专家利均指出,显然,消费者们不想这次第一夫人引发的国内奢侈品牌关注热潮仅仅是昙花一现,这就需要国内品牌企业从两个基本方面入手:一个是产品本身的创意设计研发,另一个就是如何塑造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

行业人士称,由于这些本土品牌在定价上低于国际一线大牌,加上设计上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粉丝忠诚度都较高,其中就包括“无用”的马可和另一个品牌“素然”的设计师王一杨。这两个品牌占据了一二线城市的地标消费场所,如杭州大厦的A座,“例外”还进驻了上海的中信泰富以及其大本营广州的太古汇。

本世纪初,“例外”正式确立设计风格之后,就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在全国开设了约5家专卖店,此后进入规模扩张期。在“例外”的官方网站上,我们发现,如今他们在全国一共有94家门店。“例外”一名加盟商称,“例外”和大部分服装品牌一样,采取直营和特许加盟的模式,除了北上广地区以外,其他地区都是特许加盟商模式。研究发现,他们在长三角的两家门店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保守估计,“例外”一年的营业额至少可以达到六七亿元。

例外对加盟商有一定量的考核,“做到一定量还会有更高指标的考核,总部的控制力还是比较强的。”有加盟商说,从2000年开始,他们就成为“例外”的一个区域加盟商,有不少的客户跟着这个品牌卖了很多年。本土大牌也很少打折,比如“例外”,这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欧美一线品牌的营销手法,事实上,一线大牌、潮牌,包括设计师品牌都很少看到打折活动,用业内的话来形容,“这让客户的忠诚度更高,是保护老客户的一种做法。”

期待着第一夫人能够给人民更多的惊喜

如今的第一夫人彭丽媛STYLE让人们趋之若鹜,人们期待着第一夫人能够更多地展现中国女性和中国人民的风采,当然,也希望通过第一夫人外交能够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魅力,传递中国更广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