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畔谁浣纱


若耶溪畔谁浣纱
——词牌《浣溪沙》和《摊破浣溪沙》欣赏
 
陈敏昭
 
提起平水江,知道的人也许不多;若讲若耶溪,知道的人就海了去。若耶溪是浙江绍兴境内一条著名的溪流,溪畔青山叠翠,溪内流泉澄碧,两岸风光如画。富有诗情画意的若耶溪,使历代的文人雅士流连忘返,盘桓于此。唐代独孤及的“万山苍翠色,两溪清浅流”,孟浩然的“白首垂钓翁,新装浣纱女”,更有传说中的西施曾经浣纱于若耶溪。于是有人创作了浣溪纱》曲,到处传唱,后被采编入唐代教坊曲。唐代韩偓开始用作词牌名,是个名目繁多、变体多的词牌,又名“浣溪沙”、“小庭花”、“满院春”、“东风寒”、“醉木犀”、 “霜菊黄”、“广寒枝”、“试香罗”、“怨啼鹃”等。
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体始于唐代韩偓,流传至今;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通常以韩偓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全词分上下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每句7字,共42字: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唐末韩偓(842-923)曾经被其姨夫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天才少年,他创作的《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被认为是浣溪纱》的典范: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浣溪沙》有双调、四十四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体: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五代末宋代初的孙光宪创作的《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就属于双调、四十四字体的浣溪沙》:
“风撼芳菲满院香,四帘慵卷日初长,鬓云垂枕响微锽。 春梦未成愁寂寂,佳期难会信茫茫。万般心,千点泪,泣兰堂。”
南唐中主李璟(916-961,李煜之父)创作48字体的《浣溪沙》数首,又称为“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也称为“山花子”: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句),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是其代表作之一,描写一个少妇思念远征的丈夫,借眼前景物来刻画这种愁思。面对秋风残荷,更产生岁月易逝人易老之感;千里梦回,细雨濛濛,益觉爱人相隔遥远,在小楼上吹响玉笙,也无法解脱心头的凄凉,只好流泪带恨,斜倚阑干:“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南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刘辰翁(1232-1297)以词著称,现存词约358首。他的词属豪放风格,能于沉痛悲苦中透发出激越豪壮之气,表现出一种英雄失路的悲壮感情。他作有《摊破浣溪沙》两首,其一为《摊破浣溪沙·此处情怀欲问天》:“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满洲人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出身豪门,才华出众,洒脱超逸,悠然尘外。虽然仅仅享年31岁,然而其著述甚丰,尤其是他的诗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之却又感淡淡忧伤,被称为“纳兰词”。“纳兰词”在中国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创作有十几首《浣溪沙》和数首《摊破浣溪沙》,我这里各选其一。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劳劳尘世几时醒。”
这是纳兰性德在旅途中看一座荒废的寺庙,触景生情,发感慨之作。上片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下片写废寺内景,残破不堪,香火断绝。其中点出“倚马客”和“斗鸡人”,含蕴良多,耐人寻味,唯结句点明虔敬之意,同时也透露了不胜苍凉的悲感。
《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这是一首没有写明是悼亡的悼亡词。道韫指的是谢道韫,东晋才女。“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容若完美而洗练地将两个关于女人最美最诱惑的说法结合起来,带出一种凄艳如落花流水的意境,有生有色,于凄切中显现出一种华丽的悲哀。这首《山花子》堪称容若词的代表作之一,将典故与情语交织运用自如。情思绵邈,冷峭绝伦,浅显中有深意,带出无限惆怅萧瑟。所悼亡的这位女子一定是有着跟谢道韫一样的才气与风度,一定是一位很美的女子。“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一幅凄冷的画面怵然眼前,勿需要太多的言语,愁到深处黯然神伤,能说得出的愁便不算愁,愁是心里的语言,让人心碎,让人断肠。独自一人,不期而至的风更添愁,对着风,更落寞,落寞的心情遇上乌鸦,更茫然。数乌鸦,是愁到深处的神伤。浮萍逐水流,半点不由人,飘零的凄冷哀愁。
南宋周紫芝(1082-1155)的作有两首《摊破浣溪沙》,是描写享受茶道的生活乐趣,其一是《摊破浣溪沙·茶词》:“苍璧新敲小凤团。赤泥开印煮清泉。醉捧纤纤双玉笋,鹧鸪斑。 雪浪溅翻金缕袖,松风吹醒玉酡颜。更待微甘回齿颊,且留连。”
其二是《摊破浣溪沙·汤词》:“门外青骢月下嘶。映阶笼烛画帘垂。一曲阳关声欲尽,不多时。 凤饼未残云脚乳,水沈催注玉花瓷。忍看捧瓯春笋露,翠鬟低。”
 
2013年5月13日星期一,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