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国家避免经济硬着陆,推出4万亿元振兴经济方案,以防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效应时,各地方政府竞相推出基础建设计划,地方债应运在国内地方政府不断膨胀,到2010年,地方债务达10万多亿,极大规模地制造了货币的流动性,使得国内通货膨胀高涨,在今年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提到21.5%都无法使通货膨胀率有所降低,加上各地游资到处出击,投机盛行,房价据高不下,另一方面企业经营困难,中小企业倒闭潮席卷沿海发达地区,民众怨声载道。这系列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高利贷和国家货币政策失衡所引起,实质上和地方债务有着最本质的联系。
高利货最初只是民间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助资金,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逐步发展成为以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直接投放,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的产生,本身就是政府为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工程承包方顺利完成项目,政府临时组建出面为承包公司获取银行贷款出面担保等形式的中介机构,然而,因政府官员的贪念,这些本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中介机构成为了政府官员们发财致富的门路,原因是政府官员参股投资公司等机构,以中介机构直接吸收存款发放高利贷从中赚取高额利润,最终由于企业效益不能承受高利贷之负重,还不上本息,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面临巨亏,政府官员们顺势把这些机构推还给政府。政府不得不背起这沉重的包袱,为这些实为“影子银行”的机构买单。
因此,地方债务实质上就是对冲“影子银行”的坏账。也就是说,以政府名义或参股组建的投资公司、信托、担保公司支付银行到期贷款和民众存款,其支付放式就是地方政府债券。这种方式早在1997年就在东南沿海省份实施过,现在只不过是1997年的翻版和放大而已,很多人担心地方债务发行不出去,那简直是杞人忧天。
放开地方债务应对影子银行坏账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