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毕房族”是没出息的新一代


谢逸枫:“毕房族”是没出息的新一代
 
   导语:2013年6月25日,北京晚报报道,又是一年毕业季,继“毕婚族”——“毕业就结婚”后,“毕房族”横空出世。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不少毕业生早已做好一出校门就买房的打算;而一些家里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已经“未出校门就有房”、“房产证先于毕业证到手”。有父母相助的“毕房族”令人艳羡,也引来舆论“啃老”之疑问。有专家称,不用买房奋斗,不利于毕业生拼搏、进取之心,“人生目标和定位会有所降低。”有人看不起“毕房族”,也有人后悔没早点加入“毕房族”。啃老也好,明智也罢,年轻人买房时间越提越早,成了对房价、房租一骑绝尘、迅猛上扬的现实最生动的写照。又到毕业季,房屋租赁市场需求进入高峰,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房租均告增长;699万毕业生在这个“最难就业季”里,多数自降薪酬要求。在这一涨一跌的双重夹击下,被房租刺痛的年轻人发明了一个新词儿“房格尔系数”——房租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如果说“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生活水平,那么“房格尔系数”反映的则是居住水平。一份近期发布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显示,上海应届生以4859元的平均月薪位列全国之首,北京以4767元位居次席。同时,根据央视数据,2013年一季度北京单套房平均租金价格已攀升至3660元。《人民日报》称,房租收入比达到40%,意味着解决“住”的问题已成为奋斗的主要目标;若继续提高到50%、60%,则会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付了房租,连“温饱”都无法维持。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租房与买房相比,并没有轻松到哪儿去时,尽早买房便成了“明智之举”。“毕房族”实际上是年轻人买房越来越早、早到甚至还没参加工作而“碰撞”出来的概念。”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认为:“这一群体虽然比例很小,但非常典型地体现出大家担心房价会涨并且相信未来一定会涨的心理。“货币超发导致贬值,人们倾向于购买不动产来抵抗风险。父母为孩子将来打算,希望能通过尽早买房做帮助孩子、投资房产的两手打算。尽管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不少“毕房族”买房时付首付也要倾尽全家之力。成为房奴让年轻人压力巨大,可但凡条件‘够得着’,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样做,并且无一例外获利巨大,这说明已然很高的房价还在继续走高。”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分析:“自2008年后,全国各地市场“毕房族” 群体逐年递增趋势非常明显,大有90后置业高潮时代正悄悄来临。一是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增无减,而房价上涨也一直居于其他物价前。毕业之后,毕房族”面临巨大的就业与结婚及居住压力。三是担心房价上涨之后,购买成本更高,不如现在买。同时除居住需要外,也是考虑到投资增值。“毕房族”大军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房租赶上按揭了,租房成本高,不如买房。二是房价上涨趋势不变,不如早买更合算。三是父母给孩子工作减压,早买房早解决住房问题,早安心。四是“毕房族”具有结婚与投资理财及居住的多层需要。五是孩子刚出象牙塔,社会竞争残酷,父母爱孩子之心强烈。六是“毕房族”具有投资房地产增值的想法。”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认为:“毕房族”是没出息的新一代,也是“90”新时代最幸运群体,无购房压力,可谓是啃老有理。“毕房族”们刚毕业,没积蓄、低收入,买房压力很大。但是大学生一毕业就依靠父母为其买房,啃老行为易导致孩子产生依赖父母的心理,在不用为买房奋斗的安逸现状下,不利于毕业生拼搏、进取之心,降低了“毕房族”们的人生目标。 年轻人如不尽早买房尽早”啃“,以后房价再涨会“啃“得更狠。事实上,“毕房族”选择是非常明智与理性的,因为他们无一例外都大赚了一笔,应该鼓励有能力的家长给孩子买房。显然,“毕房族”背后隐藏着畸形高房价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心理,实质上反映了房价上涨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