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武汉的梦想


国际化武汉的梦想
 
据说,武汉目前大约有1万个建设工地,这里是一个庞大的基建工地。这说明武汉在开展大规模的建设,同时,也说明她在过去的某些时间段没有干实事——落后了,现在正在“补课”——还“历史上的欠账”。因为,北上广深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建设。
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如武汉,盖房子不是难事,顶多花十几年时间就可以追赶上北上广深,甚至超越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绝对相信,武汉人盖房子的水平,应该说在北上广深之上,君不见,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不就是基地设在武汉建设大军创造的吗!?
 
十多年前,曾经有人说武汉是“全世界最大的县城”,其实,笔者在2005年之前都不反对这种说法,因为,武汉的道路实在是太破、市容实在是太差、城市管理一塌糊涂。不作为、滥作为无处不在。这样的城市只能用县城来形容。
大规模的建设,改善了武汉的外在形象,道路交通、市容市貌、人们的精神面貌等等都在改善。老实说,这样慢变不能保证武汉进入全球城市的第一方阵。
作为已经是“后发的现代大都市”,武汉必须来点“顶层设计”,最近,武汉提出自己的“顶层设计”思路,那就是打造“国际化的武汉”。
——其总体目标是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国际活动的首选之地、外商投资洼地、国际机构的聚集之地及生态环境最美的国际文化名城。
——到2016年,落户武汉的世界500强企业将超250个,外国金融机构15家以上,利用外资达66.7亿美元。
——举办年度国际性会议近50个、展览活动数量接近100个,每年举办国际体育重大赛事2至3项,形成3至5个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活动。
——驻汉领事馆及政府代表机构数量突破10家,落户武汉的国际商贸协会和国际经贸促进机构达到30家。
——将打造1至2个标准国际社区,引进1至2所国际知名大学落户武汉,规划建设2至3所国际学校和医院。
这些量化的指标已经写入政府工作目标。对此,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政府的决心和意志,武汉在主动求变。这应该是武汉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