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深入研究,没有法律障碍——当上述官方措辞出现在T+0话题上时,有经验的投资者就知道,T+0将择机回到A股。
于是,券商股应声大涨。一旦T+0,本就热衷短线交易的A股投资者,换手率料将大增,势必给券商贡献更多佣金。
但对投资者整体而言,T+0意味着什么?算是利空还是利好?各界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价值投资者基本可以忽略此事。用巴菲特的话说,“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又重新打开,恢复交易。”
但A股现实是,“目前尚未形成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氛围,且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语)。这意味着T+0之后,中小投资者很可能因过度交易而加快自我消耗。券商股的利好,就是投资者的利空。
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消耗,T+0和T+1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市场风险的释放形式不同。T+0是把双刃剑,它会加剧市场波动,也会加快价格发现的进程。
A股历史上实行过T+0,并取消过涨跌停板的限制,由于市场表现过于疯狂,才被叫停。现在的T+1和涨跌停板制度,本质上都是为保护普通投资者而设置的。
散户相比机构,最大的劣势在于信息。T+1和涨跌停板,加上强制信息披露,是在尽可能减轻散户因信息劣势而遭受的损失。
当然,T+1和涨跌停板的设置,从长期看没有改变散户被洗劫的命运。这是A股其他制度缺陷造成的,也跟投资者自身问题有关。
从现状来看,T+0这把双刃剑很可能让散户更容易受伤。但散户不可能永远以不成熟为借口,要求制度给予过度保护。想要避免受伤,还得回归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下提出T+0。
上一次业界讨论这个话题,是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指期货实行T+0交易制度,这使得股票现货市场的T+1变得相当不合理。
由于股指期货、ETF基金均已实现T+0,当行情出现确定性较强的趋势时,大资金理论上可以迅速对冲风险,而中小投资者却只能隔日交易听天由命。而且,股指期货的参与者理论上可以通过两个市场的交易不同步,以短线操纵实现套利。
尽管如此,股指期货运行数年,监管层并未因此放风说要改变股票T+1交易制度。当前T+0的提出,有两个背景值得注意。
一是蓝筹股持续低迷。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跌了8%,创业板指数涨了60%。而大盘蓝筹股都是大国企,监管部门亦面临压力。
此前郭树清任上多次直接喊话,称蓝筹股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现证监会主席肖钢则较为低调,但不代表他没有想法。这次传出从上证50开始试点T+0的版本,即意在提升大蓝筹的流动性溢价,或可盘活蓝筹股。
第二个背景是A股大力引进境外投资者。近年来,监管层一直在扩大QFII、RQFII额度,但从市场看,增量资金入市不明显,外资反应也不热烈。
外资的反应,有中国经济形势不明朗的因素,也有具体技术原因。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一直实行T+0交易制度,A股的T+1尤显不合时宜。
T+0是把双刃剑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