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实:西北大白老师的谆谆教诲
今天,即2013年7月20日,我特意去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拜会了前院长白永秀老师。可以说,他相当开通,富有智慧,言谈之间尽显前辈经济学家的学术风范,可谓名不虚传。而我作为后生,受益良多。原来以为他很严肃,一见面才知道,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且,不失严谨,指导性强,对我这种没有在财经院校里受过正轨教育的墙外学生,尤其如此。我们谈了有近两个小时,临走的时候,白老师送了我三本书,都是他的作品,分别是:《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研究》.《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和《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值得一提的是,白老师是陕北话,我是关中话,居然交流起来没有问题。说实话,我这是第一次去西北大学,尽管离我的老家不远。而且,学校很静,是个学习研究的好地方。当然,非常感谢白老师和他的博士生鲁能的热情招待。回顾整个交流过程,白老师交代了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个,作为独立经济学者,我为真理献身的精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值得提倡;第二个,自学经济学很好,只要肯吃苦,坚持不懈,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第三个,适当的时候,欢迎我来西北大讲学;第四个,共产党有某些问题,我们可以有善意的批评,但是要永远支持和拥护共产党;第五个,要珍惜自由身份,谨慎运用话语权,多对社会做贡献;第六个,做经济研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没有错,并提醒我不能光关注国事天下事,也要注意家事;第七个,要成为真正的专家,必须选择一二领域集中研究,以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第八个,既要做好理论研究,又要服务现实,争取为政府为企业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坚持自己的研究,也可以端好饭碗,养家糊口;第九个,参与经济学界的争鸣是好现象,但是要尽量宽容,允许人讲话,甚至讲错话,而且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进行人身攻击;第十个,多读书,勤思考,履行好学人的职责,即便知道对政府决策影响有限,甚至没有影响,仍然努力写文章,一刻也不能懈怠;第十一个,读书多是好事情,不过学术研究是持久战,也要保养好脑力眼力体力,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第十二个,作为农村家庭,我的父母非常不容易,很了不起,一直支持我搞研究,一起为国分忧,为社会做贡献,精神可嘉;第十三个,年轻人有自己的正当选择,长辈要多支持,多理解;第十四个,社会很复杂,首先要时刻警惕,保护好自己,千万不可被坏的势力所利用;第十五个,中国经济学人是时代的产儿,在引进宣传现代市场经济方面,责无旁贷,理所当然;第十六个,做学问,可适当博学,但是专攻至关重要;第十七个,作为学者,体制内体制外,各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应该相互之间多交流,取长补短,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第十八个,中国可以有自己的道路,毕竟国情错综复杂,当然学习借鉴先进文明是大趋势,但是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第十九个,做研究,不能单打独斗,要多交朋友,有时间多走动;第二十个,在中国,过左过右都有问题,要坚持做温和改革派。
2.著名经济学家白永秀教授对苗实的肯定和鼓励
2013年7月20日,院长白永秀教授会见了独立经济学者苗实先生及其父亲,与他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
苗实,陕西眉县人,一位崇尚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真理探索者。在他三十载潜心读书的道路上,先是喜欢数理化,接着痴迷文史哲,最后皈依经济学。近十年来,他非常酷爱中国经济研究,尤其关注制度、宏观和“三农”问题,有一定的素养和功底。他在系统熟练掌握经济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新三元悖论”、“大小经济学”和“新痛苦指数”等三个理论创见。
白永秀院长与其就学术研究、当前经济、现实生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深入交流了看法。白院长认为苗实经济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草根性或者实践性,从现实出发研究问题;二是务实性,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力图解决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三是综合性,既研究制度问题,也研究宏观经济问题、“三农”问题,同时涉及社会现实问题,涉猎面广,具有全面性;四是广泛性,研究经济问题借助网络,把新媒体的基层性与公众性融为一体,拓宽了接触面,扩大了影响力。他将苗实这种自由、独立、说真话、不屈奋斗的精神称为“苗实精神”,认为这是学者的良心和社会责任。同时,他建议苗实先生注意适当缩小研究面,集中研究一些问题;将研究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对经济学微观理论的研究;并勉励其坚持学术独立精神,不断进取,争取更大的成就!(鲁能供稿)
原文http://www.yxjgyj.com/news_in.asp?id=96&BigClassID=1
注:白永秀,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11年4月担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延安干部学院主讲教授.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及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围绕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大开发三个问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承担省部级重大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