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辉:交流经验,聆听心声


与行业纸媒结缘,归功于最初的工作环境,广州作为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同样也是精英汇聚的媒体重镇。我最初的工作单位是广药下属的一家制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高瞻远瞩,使得每一个省区的每一名市场营销人员都非常注重公共关系和媒体资源。

从业的前几年,我长期负责OTC产品的营销策划,如何与各地连锁药店打好交道是我的必修课程。为了将终端工作生动化,我经常组织开展一系列包括创意陈列促销、各种门店竞赛、店员培训征文等活动,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品牌美誉度,我们也经常携手专业媒体合作。

此外,闲暇之余,自己也会主动地去阅读学习,以把握行业动态汲取优秀经验,而《医药经济报》的营销版和时评版,是最对我胃口的两个版面,和我的工作很贴近。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我逐渐也会有一些思考和体会,慢慢也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章。

行业变化很大,这两年体会更深。尤其是,这些变化都是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作为旁观者与体验者,我更愿意把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

从呼吁中医药立法到再谈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从推进企业新版GMP认证到行业洗牌兼并重组的加剧,从新药审批过程的艰难到营销、研发投入孰轻孰重的探讨,从OTC广告禁令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无不折射出行业之变、企业之思变。此时的《医药经济报》不仅仅是一个交流平台,也是一个聆听者——包容你,鼓励你,用心听你娓娓道来。

当然,也正是由于这份包容和鼓励,让我们医药人有了更多的坚持,对此我也非常地感恩。

谨借此文,首先要感谢我的老领导柯华松先生,感谢他的言传身教,亦师亦友带我走上了这条医药路。

其次我要感谢《医药经济报》系列报刊的老师们,感谢你们耐心地帮我选题材、理思路。

我还要感谢米内网的老师们,与我们共享行业动态。

感谢像羚锐吴延兵先生一样的笔友们,我们经常分享观点一起共勉。当然,还有很多行业朋友,虽未谋面早已神交,同样感谢你们!

很简单也很温暖,《医药经济报》就这样陪我们一起走过,和我们共同成长!

来源:2013年7月26日---医药经济报---Z18Z19版---智慧公社

链接: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3-07/26/content_196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