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幼波老师讲解
2012年7月讲于广东六祖寺
驱耕夫牛,夺饥人食
《金刚经》里讲过嘛,“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我们每个人都诵读过《金刚经》,对不对?但是,你诵读此经的时候,有没有被惊吓到啊?你有恐怖、畏惧的感觉没有?经文中明明讲了嘛,后世有人听闻此经,如果“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我们诵读、听闻《金刚经》,有这种惊、怖、畏的感觉没有啊?没有啊,那是不是我们都甚为希有、都堪称末法时代的大法器啊?呵呵,不敢承担了,这就说明我们对《金刚经》的经义还没有真正理解。如果你真理解了《金刚经》的经义,同时,你还能够不害怕,而且还敢于承担,那你就是一切世间稀有难得之人!按禅宗的说法,这就是“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我们念诵《金刚经》干什么呢?就像悬崖上面的一根草,我们的现实境况,就是吊在悬崖上,手里就捏着这根草啊!只要一松手,就会跌进万丈深渊。《金刚经》是干什么的?《金刚经》就是一把利刃,这把利刃就是要把你这根救命草割断!你诵读《金刚经》到这里,眼看着这根救命稻草就要被割断了,你惊不惊、怕不怕?如果你还能“不惊、不怖、不畏”,那当然就是稀有难得的大根器啊!末法时代到了,一般人就不行了,承担不起这个空空大法了,只有这种敢于悬崖撒手,能“不惊、不怖、不畏”的人,才是“甚为希有”,才能够荷担起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所以,禅宗祖师面对一般人,“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不能一下子把人境全夺了,这样的话,很多人会接受不了。但是,如果真正遇见了上根利器,遇见了《金刚经》上说的这种“甚为希有”的人,那么,就可以“照用同时”、人境俱夺,让你在一刹那就处于净裸裸、赤洒洒、无着无落、人境俱空的状态。
那么,临济祖师是怎么讲“照用同时”的呢?他说:“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大家想一想,“驱耕夫之牛”啊!一个人耕田最重要的依赖就是耕牛嘛,但是,你到祖师爷那里,临济大师给你这么“照用同时”地一喝,吓得你耕田的牛都跑掉了,你还耕什么田呢?一个饿极了的乞丐,好容易讨到了一碗稀饭,正要享用,但是,到了临济祖师这里,一棒子把你的饭碗都打碎了,让你的一切希望都落空!这个就叫做“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真到了这种时候,祖师爷就不给你讲什么慈悲不慈悲了,只要你还有一丝一毫的执著,祖师爷就会启动雷霆之机、大用霹雳手段,马上把你收拾掉。参学之人如果真能经受住这样的禅机煅炼,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所谓“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这就是临济禅的大机大用啊!
当然,面对一般根器的学人,还是以“照用不同时”为主,或者是“先照后用”,或者是“先用后照”,“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所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和泥合水,应机接物。”这就跟石头禅法、跟曹洞宗禅法的“偏正回互”实际上汇归一处了。
我们看,即使是一骑绝尘的临济禅法,在应机接物的时候,仍然不免“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和泥合水”。这仍然是《易经》的一阴一阳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