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推出“百度轻应用”以解决现有的APP有效分发难题。李彦宏讲到应用商店组织应用展现的方式存在着根本性缺陷(fundamentally flawed),难以使长尾应用得到有效地分发;百度使轻应用(light APP)对接到用户的搜索行为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那么,百度轻应用,或者是APP的平台化之路,行得通吗?
就第一天,平台上提供诸如嘀嘀打车、58租房、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21.CN等轻应用来看:1、它们或者是已有与信息提供相关的盈利模式,或者是压根就没打算在APP方面盈利;2、即使是新闻类目,第一天就出现了用户选择上的重复。
百度轻应用是着重于更便民的信息\服务获取呢,还是更重于APP的转型推广?
我想先以我个人的思维来假想一下上文出现的两点(如有不实,还请百度谅解):
1、APP的平台化也许将涉及Native APP商业模式的转变。用户带着在各个Native APP中养成的简洁、高效的习惯来要求在百度平台的信息获取,即使信息的提供方是Light APP,我们也不愿意在信息的获得页面出现各自为政的广告(尤其是应用推荐的广告)浪费流量;那么,依附于百度平台的Light APP,将面对越来越远的用户,盈利之路恐怕也将更遥远。
2、如果选择平台模式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避免重复,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在平台上的重复?会不会再出现一个百度推广的Light APP版本?即使我们相信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技术和更加精准的APP定位来解决,恐怕路也不是那么好走。
下面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解决APP大爆炸问题的切入点:
我们有没有想过,APP市场有多杂乱跟用户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没有几个人整天泡在应用市场里研究某个独立应用是不是好找到,用户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们的长尾应用难以被发现……
用户感觉到的烦乱,仅仅是不知道如何把握碎片化的APP对时间碎片的占用,仅仅是手机里有太多的图标,不知道是不是该卸载,卸载又怕以后又要用到……
APP的平台化,确实可以部分地解决目前的问题;但诸位有没有考虑过,用户需要的是更好地对手机的管理。我们何必绕这么大的一个弯子!
APP推广成本的增加是开发团队的问题,或者APP本身应该有一个更精准的定位,或者开发团队只是需要多聘用几个SEO做PC下载方式的推广,用户可不会担心这个。
今年8月初,笔者开始考虑以时间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再次表明:问题仅仅在于用户对手机的管理。我们需要一个软件来帮助我们进行时间管理,使繁多的APP依据我们的日程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出现……
未来,一定是个全民时间管理的时代。
盲目的APP平台之路
评论
编辑推荐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