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中的中国机会
不要以为千里之外的血与火与我们无关,倘若中国再对阿拉伯的事态发展置若罔闻,那就不能在全球化的今天争取到自己起码的发展与安全空间。难道中国真打算对美日菲越印堵在家门口的胡闹继续保持被动吗?倘若中国真打算对美国的战略挑战只限于保持应对姿态,那么,中国的国家安全成本将按照美国战略的安排而不可避免地逐渐增高,直到中国的发展势头按照美国的战略意愿而逐渐减缓直至陷于停顿为止。
如果中国对美国虚伪的两面战略,而实质是对华战略挤压已经倍感不耐烦了,如果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坐等美国堵在家门口而不断挑事的压力已难以承受,中国就不能继续保持消极防御态势,而需要找到逐渐升高压力的,多梯次的对美战略制约与反击的路径与手段。
倘若中国并不想把军事力量也开到美国的家门口去耀武扬威,中国就应找到更便于影响美国战略安全的方向去投送战略实力影响。中国现在最适合的影响力手段选择有:有选择的贸易优惠支持、国家经济援助、人道主义援助、反恐合作、与它国共同合作的军事援助、而这一切都可以在适度调整之后被大规模应用到阿拉伯地区。
从战略层面上看,中国为什么一定要积极介入中东事务?事实上,现在及未来,全世界最需要与中东保持密切联系的恰恰是中国,而不再是美国;又正因为日本与中国已陷入宿敌悖论,中国为对日保持战略主动,就更应积极介入中东事务。同时,全世界最能减轻东亚地区对华战略压力的首要地区又是中东,只有中东才具有分流美国对华战略压力的优先地位。中东的稳定与势力博弈中的此消彼长,对于美国神经的刺激作用之所以如此强烈,恰恰是因为中东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全球力量较量的最高拳击台。即使中东不再决定性地影响到美欧的经济脉搏,但却直接影响到美欧的对手与其它众多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涨落。中国将首次因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打击对手的需要,而必须全力介入中东;中国应当成为中东这座世界最高的拳击台上常驻的主导力量。
中东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宗教势力与王权国家势力虽然看上去依托着美欧,但其因势力之强大而并不依附于美欧。它们的敌人是以穆兄会为代表的传统宗教势力,阿拉伯穷困国家中的底层代表势力,基地势力、什叶派势力及其主要由伊朗、叙利亚国家力量所构成的政治势力,严格意义上讲还应包括伊拉克的主流力量。但叙利亚应当被沙特看作是一个特例,因为叙利亚与黎巴嫩以及哈马斯是一个链条,如果对其赶尽杀绝,则有可能会遇上没完没了的麻烦与冲突。因此,中国更便于首选叙利亚,这比选择深度介入埃及更具可靠性与可行性。
中国选择叙利亚介入中东事务还将获得与俄罗斯的最大公约数。俄不能丢弃叙利亚是因为土耳其倒向了西方,而它又扼住了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出口,此时若再丢弃了叙利亚,俄罗斯几乎就再无出击地中海的战略纵深之可能,俄罗斯因此绝不会放弃叙利亚,无论叙利亚废墟般的村镇里到底是谁在施放化学毒气。
中国应当与俄罗斯进行战略配合,立即对叙利亚展开规模迅速扩大的人道主义援助。同时,对伊朗也开展贸易方式下的援助并援建公共设施与医疗设施。中国还应对俄在叙采取的军事存在提供慷慨的物资及资金支援,以保持叙利亚不被西方势力所压倒。中国应全面介入叙利亚难民援助,援助黎巴嫩、约旦、叙利亚及伊拉克境内的叙利亚难民营,尤其应重点援助黎巴嫩、伊拉克与叙利亚境内难民营。至于土耳其和其他国家境内的难民营则不宜参与,让西方势力去充当好人。中国介入叙利亚事务还因叙利亚有友好邻国的战略纵深,伊朗与黎巴嫩以及加沙与暗中同情者伊拉克都会成为叙利亚冲突的缓冲区。加上中国与巴基斯坦等国的密切关系,一旦美欧撕破脸皮玩大打时,中国有能力开辟以叙利亚、黎巴嫩、伊朗为冲突前沿的持久战略支撑线。这种战略方向上的选择要优于中国直接介入北非或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乱局。
中国不要怕在中东花钱,倘若中国在中东花了大价钱买来了东亚的安宁,总比在中东继续扮演中国财迷要强上百倍。就是要对美国向亚太集结军力重心采取公开的分流战略,将这股祸水引向其不能不顾忌的各个死胡同。
其实,中国用这种花钱买中美和平共处的战略应当得到美国的赞许,对奥巴马这位缺乏战略思考力的总统,也许踹他一脚总比与他以命相搏要好很多,对这种不知好歹的美国战略来说,中国明智的这样干,美国还真应当就此感谢中国。
老夏
201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