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2年12月以来的上述三次重要会议,皆提到房地产调控,而且措辞和语气相似,比如“加强”、“不动摇”等。而这次没根本没提房地产调控,也就隐喻房地产调控不再进一步加强了,调控态势基本稳定。如果中央保持基本稳定,那就意味着部分地方政府按捺不住的,将会或明或暗的将既有政策松一松了。下半年房地产调控转向适度微调,鼓励保障型住宅投资与首套住房消费。一是调控基调转变了。2012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2013年全年工作时,有关房地产行业的表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今年中(2013年7月30日)研究2013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时,有关房地产行业的表述“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保障基调调整了,中央不再提3600万套保障房,而是提未来五年棚户区改造1000万套。三是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方面。6月19日与7月5日国务院两提“支持首套自住需求”。”十年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官方的文件中,即便是严厉“国N条”中,也常露面。
当前国内经济低迷,超出市场预期的低迷,房地产必须站出来。原本官方和经济学者多认为,经济去年三季度见底(7.4%),四季度略反弹(7.9%),今年应该属于复苏形态,但结果是一季度和二季度重新回落,增幅分别为7.7%和7.5%。所以,7月9日,总理在广西会议上首次提出“双限论”,经济和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即今年全年GDP增幅必须保7.5%。稳增长成为头等大事,而房地产对于经济的拉动与稳定作用,是有目共睹的。2013年下半年楼市房价稳中上升趋势不会改变,主要是住房供求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调控影响楼市效力正被稳增长降温,房企资金比去年宽松。一是稳增长的前提下,房地产调控必须适当微调。二是城镇化的利好,有利增加投资与住房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鼓励住房幸福,扩大内需。四是下半年土地市场持续火热,地价上涨引导房价上涨的预期。五是房地产调控不存在加码空间,而适度微调整有利楼市。表明自住需求是有效内需,应该释放,尤其首套刚需更应保护。而房地产投资还应保持一定的规模和增幅,今年同比增幅必须保持在20%以上,方能实现GDP增幅保7.5%底线。
中央政治局定调楼市调控,即调控让位稳增长。未提‘房地产调控’,用“促进与平稳”取代“坚持不动摇不放松与加强”,释放出下半年房地产调控见底不加码、房价上涨的信号。暗示楼市最严厉调控已经过去,打压房地产转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说明肯定了房地产在稳增长与财政收入的贡献与效果,保持中性立场。而楼市总体上的热度下降。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楼市“新国五条”后,市场并无大的变化,由于调控政策产生负面影响导致3月成为楼市分水岭,房屋成交量和价格环比呈现反弹暴涨,增幅翻倍,皆创三年来最大值。四月全国35个地方版调控政策实施与一线城市调控加码,从4月开始,成交量下了一个台阶,价格环比涨幅持续收窄,调控效果初步显现,但是不明显。一方面是房价上涨势头已有所放缓,而市场供应还应继续增长,调控目前没必要加码。另外一方面是考虑到“积极释放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保持合理投资增长,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说明“稳增长”大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