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金融八条”给民营银行带来重大利好


  国务院“金融八条”给民间金融带来重大利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倾斜、助推消费升级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发出了银行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信号。会议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要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逐步有序不停顿地推进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扩大内需,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社会各界把国务院这些措施称之为“金融八条”。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信贷支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二是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倾斜。全年“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推进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

  四是助推消费升级。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贷需求,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扩大债券发行,逐步实现债券市场互通互融。

  六是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推广涉农新险种,试办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推动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七是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八是严密防范风险。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排查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高监管有效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八条”第七条规定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这是历年来关于“民营银行”政策宣示力度最大的一次。

  2005年5月,笔者在深圳工作时,在网上发现一则报道,银监会否决设立重庆就业银行[笔者曾建议将就业银行改为创业银行]。作为关心重庆金融业发展的外地人,笔者电询银监会、金融办及重庆民营银行研究小组的同志,答复:全国民营银行尚未开禁。重庆就业银行创办尚缺三个要件,其一,发起人股东中缺乏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其二,缺乏具备任职业务工作经验和资格的董事及高管人员;其三,缺乏能有效控制关联交易和关联贷款的办法。

  银监会对民营银行尚未开禁,主要担心金融风险。专家指出:海内外民营银行失败的原因大体有五个方面,即市场准入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特权集团介入、内部控制和关联企业贷款。民营银行的建立需要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法律配套体系。我国改革初期,一批地方金融机构如信用社,由于没有设计好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和监管规则,各级信用社的金融问题损害了民间金融的商业信誉。

  民营银行突出特点就是按市场机制“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因此有学者从经营模式界定民营银行:只要是由民间经营,按市场机制经营的银行可称为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不是所有制的概念,而是经营权问题,准确的民营银行应包括民有民营和国有民营,民有民营只不过是民营银行的特例。

  2006年1月25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走访重庆市工商联时,对重庆民营银行研究小组讲了几句话:重庆民营银行办得起来,有希望办得起来。因为考虑到国家金融安全,民营银行的创立只是时间问题。这位在国务院工作过的市委书记对国家金融业发展战略非常了解,远见卓识溢于言表。

  我一直关注重庆民营银行的筹建情况。据调查五年前,重庆82%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企业和库区发展是政府烫手的两个“碳元”。政府“抓大放小”如筹建十大投资集团无可非议,但当时的金融体制很难启动重庆中小企业融资,因为成长型企业缺抵押品、质押物,缺乏融资资源,只有靠政府加大政策力度扶持。

  我得知真实情况重庆申报民营银行两大失误:

  一、与金融监管当局思路不一致。不是几个民营老板出钱就可以成立“民营银行”的,银行是一个资本概念,与企业经营资产、运作资金是两回事,与监管思路不一致。

  二、工作思路有问题。全国现有100多个商业银行壳资源,民企可参股乃至控股,原有的银行问题尚未解决,新批银行又如何管理?其实重庆可参股重庆商业银行、万州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现在整理、重组现有牌照的银行,给民营银行一个冷静期是必要的。

  2008年2月19日笔者发表博文《重庆呼唤民营银行》反映出重庆申报民营银行这一窘境。

  2012年5月26日银监发〔2012〕27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民间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民营企业可通过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为创建重庆民营银行或复建华康银行的政策许可带来松动。

  我从市场第一线感知,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就是尽快创办一家中国特色的民营银行或者复建60年前胡子昂先生创办的华康银行,这事关重庆未来几十年可持续发展,对现阶段激活、带动民间投资,特别是扶持重庆文化艺术产业、低碳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中小微企融资、重庆IT科技产业、两江新区建设及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办民营银行或者复建60年前胡子昂先生创办的华康银行,最核心的是重庆民营银行法定许可证,其余容易办到。

  2012年6月21日,笔者执笔撰写《关于创建重庆民营银行或复建华康银行的建议报告》,我认为,重庆应尽快抓住政策机遇,尽快创办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或者复建60年前胡子昂先生创办的华康银行,使重庆闲置60年的金融品牌为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服务,重庆民营银行或复建华康银行以科学的定位、全新的机制为重庆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扶持重庆文化艺术产业、低碳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中小微企融资、重庆IT科技产业、两江新区建设及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 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民间金融的春天已来临,这一政策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对改变目前我国银行业缺乏竞争、垄断现象严重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观点,当前已经具备开展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试点的条件,宜按照“开放准入、严格监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选择民间资本发达地区启动民营银行试点。重庆民营企业家对创办民营银行积极性很高,笔者就接到多位企业家电话,他们对创办民营银行有浓厚的兴趣,相信重庆市委、市政府会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的呼声,但愿民营银行在重庆能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重庆呼唤民营银行   2008年2月19日

  2、关于创建重庆民营银行或复建华康银行的建议报告  2012年6月21日

  3、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3年06月19日

  4、详解国务院八条金融新政释放转型升级新信号   2013年06月22日